一,、船的發(fā)展史,,最好是圖片?人力踩踏木輪驅動的明輪船,。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在船的舷側或艉部裝上帶有槳葉的槳輪,靠人力踩動槳輪軸,,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稱為“明輪船”或“輪船”,。在19世紀以前,船舶主要靠人工搖櫓和風帆推進,。 1769年,,法國發(fā)明家喬弗萊·達邦在船上安裝蒸汽機用以驅動—組木槳,但航速很慢,,未能顯示出優(yōu)越性,。1802年,英國人西明頓建造了蒸汽動力的“夏洛蒂·鄧達斯”號明輪船,。 1807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富爾頓設計出蒸汽機帶動車輪撥水的“克萊蒙特”輪船。該船性能可靠,,執(zhí)行了世界上最早的輪船定期航班,,奠定了輪船不容搖撼的地位,因此富爾頓被稱為“輪船之父”,。 1829年,奧地利人約瑟夫·萊塞爾發(fā)明了可實用的船舶螺旋槳,,克服了明輪推進效率低,、易受風浪損壞的缺點。此后螺旋槳推進器逐漸取代了明輪,。 二,、世界最大的貨輪螺旋槳直徑有幾大?世界最大螺旋槳,,其直徑12米左右,,重量足有480噸。 已知世界最大的船用螺旋槳是我國鎮(zhèn)江中船瓦錫蘭螺旋槳公司制造的,其采用新式七軸五聯(lián)動數(shù)控機床,最大可制造出槳葉多達12.5米的螺旋槳,目前已經(jīng)造出的最大的船用螺旋槳,直徑12米左右,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重約480噸,比美國航空母艦上的船用螺旋槳大多了,僅直徑就相當于其兩倍大了,。 三,、螺旋槳是達芬奇發(fā)明的嘛?不是他的發(fā)明 在50歲時,,達芬奇設計了佛羅倫薩運河網(wǎng),,這一設計一直沿用至今。他同時也是水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奠基人,。達芬奇對機械鐘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研究,,這種鐘和落地大擺鐘一樣都是由重力驅動的。他發(fā)明了測定風速和濕度的儀器,。他的“天線螺旋槳”可以說就是一種直升機——其動力來源于發(fā)條,,就像鐘表中的一樣。 四,、螺旋槳是哪個國家發(fā)明的,?1787年,,英國人約翰?菲奇在他的船上安裝了第一個名副其實的螺旋槳。然而,,在航海事業(yè)中,,推廣使用螺旋槳并有決定性貢獻的是下列三人:第一個是英國人米德爾塞克斯,他發(fā)明的實用螺旋槳有兩扇螺旋葉片,,他在1856年的一次試驗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葉片被折斷一段后而提高了船速,;第二個是瑞典人約翰?埃里克森,,1834年他發(fā)現(xiàn)了具有6扇漿葉的螺旋槳,這個裝置為當時的蒸汽船的航行提供了方便,,并首度以螺旋狀的螺槳獲得專利,;第三個是法國的奧古斯坦?諾爾芒,他曾經(jīng)在1834年以前提出過4扇槳葉的設想,,并于1843年制造出第一艘只靠螺旋槳為動力的船——“拿破侖號”,。 現(xiàn)代水面船舶和潛艇都是以螺旋槳為推進器的。 五,、螺旋槳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螺旋槳是指靠槳葉在空氣或水中旋轉,將發(fā)動機轉動功率轉化為推進力的裝置,,可有兩個或較多的葉與轂相連,,葉的向后一面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種推進器。螺旋槳分為很多種,,應用也十分廣泛,,如飛機、輪船的推進器等,。 1752年,,瑞士物理學家白努利第一次提出了螺旋槳比在它以前存在的各種推進器優(yōu)越的報告,他設計了具有雙導程螺旋的推進器,,安裝在船尾舵的前方,。1764年,瑞士數(shù)學家歐拉研究了能代替帆的其它推進器,,如槳輪(明輪),。噴水,也包括了螺旋槳,。 1836年,,英國的“阿基米德號”使用了螺旋推進器,那是一個木制的長長的像螺絲釘?shù)穆輻U,。開始試驗時,,它以每小時4海里的航速航行,。突然,水中的障礙物碰斷了螺桿,,只剩了一小截,。正當造船工程師史密斯急得不知所措時,這船卻意外地加快了速度,,達到每小時13海里,。這事啟發(fā)了造船工程師們,他們把長螺桿變成短螺桿,,又把短螺桿變成葉片狀,,螺旋槳就這樣誕生了。 潛水器和潛艇在水面下活動,,傳統(tǒng)的槳,、帆無法應用,笨重龐大的明輪也難適應,。于是第一個手動螺旋槳,,不是用在船上,而是作為潛水器的推進工具,。 蒸汽機問世,,為船舶推進器提供了新的良好動力,推進器順應蒸汽機的發(fā)展,,成為船舶推進的最新課題。 第一個實驗動力驅動螺旋槳的是美國人斯蒂芬,,他在1804年建造了一艘7.6米長的小船,,用蒸汽機直接驅動,在哈得遜河上做第一次實驗航行,,實驗中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不行,,于是換上瓦特蒸汽機,實驗航速是4節(jié),,最高航速曾達到8節(jié),。 斯蒂芬螺旋槳有4個風車式槳葉,它鍛制而成,,和普通風車比較它增加了葉片的徑向寬度,,為在實驗中能選擇螺距與轉速的較好配合,槳葉做成螺距可以調(diào)節(jié)的結構,。在哈得遜河上兩個星期的試驗航行中,,螺旋槳改變了幾個螺距值,但是實驗的結果都不理想,,性能遠不及明輪,。這次實驗使他明白,,在蒸汽機這樣低速的條件下,明輪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它的推進效率高于螺旋槳是必然的結論,。 阿基米德螺旋的引入,最早見于1803年,,1829年有英國的阿基米德螺旋槳的專利,。并在此基礎上于1840- 1841年建造了一些民用的螺旋槳。1843年,,英國海軍在“雷特勒”號艦上,,第一次以螺旋槳代替明輪,隨后由斯密士設計了20艘螺旋槳艦,,參加了對俄戰(zhàn)爭,,斯密士成為著名人物。 1843年,,美國海軍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槳船“浦林西登”號,,它是由艦長愛列松設計,在愛列松的積極推廣下,,美國相續(xù)建造了41艘民用螺旋槳船,,最大的排水量達2000噸。 盡管英,、美等國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螺旋槳用作船舶推進還有很多問題,如在木殼船上可怕的振動,,在水線下的螺旋槳軸軸承磨損,,槳軸密封,推力軸承等,。 隨著技術的進步,,螺旋槳的上述缺陷,一個一個地克服,,以及蒸汽機轉速的提高,,愈來愈多螺旋槳在船上取代明輪。到1858年,,“大東方”號裝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它的直徑有7.3米,重量達36噸,,轉速每分種50轉,,當時,推進器標準不再具有權威性,由于螺旋槳的推進效率接近明輪,,而且它卻具有許多明輪無法競爭的優(yōu)點,,明輪逐步在海船上消失。 在科學技術發(fā)展過程中,,許多機械裝置的性能在人們還不太清楚的時候,,就已經(jīng)廣泛使用了。但是人們在不完全理解它的物理規(guī)律和沒有完整的理論分析以前,,這些裝置很難達到它的最佳性能,。螺旋槳也不例外,直到1860年,,雖然它在海船上已經(jīng)成為一枝獨秀,,但是它的成就全都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螺旋槳的進步,,只依靠專家們的直觀推理,,已經(jīng)不能滿足船舶技術的發(fā)展需要,它有待科學家對其流體動力特性做出完整的解釋,,這就促使螺旋槳理論的發(fā)展,。 螺旋槳的理論研究,在船舶技術發(fā)展過程中,,它比任何一個專業(yè)領域都做得多,,從經(jīng)驗方法過渡到數(shù)字化設計,再進而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螺旋槳最佳化的設什,。一個好的螺旋槳其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模型試驗也起著主要的作用。 六,、造船的核心技術之一,?你見過像三四層樓那么高的螺旋槳嗎? 這可不是在電影里的畫面,,而是由我國已經(jīng)自主研制出的一款“高科技”,那么這個“大螺旋槳”有何獨特之處,?為何說它為我國的船舶業(yè)帶來了革新,? 螺旋槳是船舶的一個重要的動力推進器,可以說,,它是決定一艘船行駛速度快慢的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擁有了先進的螺旋槳,,也就意味著掌握了世界上造船的最核心技術之一,。 諸如目前世界上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它在設計建造時所配備使用的螺旋槳,,直徑在6米左右,,運作起來猶如一條水下的“蛟龍”,。 而相比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配備的螺旋槳,由我國鎮(zhèn)江中船所研發(fā)出來的超大型螺旋槳直徑可達10米以上,,相當于三四層樓那么高,,是美國航母上螺旋槳的兩倍左右,其重量也大大超過了美國的螺旋槳 七,、世界上最大的散貨船螺旋槳有多大,?船舶螺旋槳大小只是相對而言,世界上最大船舶螺旋槳直徑可以達到13米,,一般萬噸以上螺旋槳基本上直徑都4到6米左右,,其實海陸空運輸,速度最慢的就是水運,,但水路運量大,,費用低的優(yōu)勢很明顯,所以世界貿(mào)易運輸離不開海運,! 八,、船用鐮刀型螺旋槳好不好?鐮刀型螺旋槳好,。 船用螺旋槳是一種把發(fā)動機自身的旋轉力轉換成船的動力的關鍵裝置,。船用螺旋槳是造船行業(yè)必備的推進部件,它的設計與加工精度,,將直接影響船的推進速度,。 九、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動機螺旋槳,?在我國科研人員經(jīng)過3年多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艱難研制后,,我國自主研發(fā)掌握核心技術的船舶大型螺旋槳終于被研制出來了。這型螺旋槳由4個葉片組成,,每個直徑高達12米,,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480噸,是美國螺旋槳的兩倍,,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自此之后,我國螺旋槳技術將不再受制于人,。 |
船用螺旋槳機械(船用螺旋槳使用壽命,?) |
2023-05-03
|
查看詳情 >> |
遙控螺旋槳船制作(遙控直升飛機如何改裝成遙控船?) |
2023-05-03
|
查看詳情 >> |
電機船螺旋槳轉軸(飛機發(fā)動機葉片怎么轉起來的,?) |
2023-05-03
|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