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中國北極科考船什么號,?
。中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zhí)枴庇?012年7月2日從青島啟航,,歷時85天,,總航程17000多海里,創(chuàng)造了我國歷次北極考察時間和航程的新紀錄,。此次隨隊從國內(nèi)出征的科考隊員共有83人,,其中2名分別來自冰島和法國的外國籍極地研究人員為雪龍?zhí)柕谋睒O科考之旅增添了一抹別樣色彩。
二,、中國第一艘考察船,?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冰環(huán)境中連續(xù)破冰航行,,填補了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2020年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雪龍2號船已返回上海國內(nèi)基地碼頭,。7月15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fā),執(zhí)行科學考察任務,;11月10日,,“雪龍2”號船從上海出發(fā),執(zhí)行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2021年5月7日,,“雪龍2”船返回上海國內(nèi)基地碼頭,,標志著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
三,、我國的幾號考察船去北極考察,,不要說是泰坦尼克號?
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學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從上海出發(fā),,穿過日本海,、宗谷海峽、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兩次跨入北極圈
四、中國北極考察路線,?
中國第四次北極科考隊隊員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通過北緯85度25分線,,突破了中國航海史上的最高緯度紀錄。
在本次科考過程中,,“雪龍”號最早在北緯70度附近的楚科奇海域進入浮冰區(qū),,考察工作一度深受浮冰困擾。根據(jù)國家海洋局預報中心每天提供的冰情圖,,結合考察計劃,,考察隊決定“雪龍”號在北緯75度以后向西北方向航行,從西經(jīng)169度逐漸“斜跨”到目前的西經(jīng)178度,,以尋找冰情較輕的海域。
連日來,,“雪龍”號在一路北上過程中,,遇到許多大塊浮冰中裂開的開闊水道,船員們稱之為“清水塘”,。在這些“清水塘”,,“雪龍”號幾乎可以全速前進。
五,、2016年我國雪龍?zhí)柨茖W考察船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
是的。
2016年7月11日上午,,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從上海極地考察國內(nèi)基地碼頭啟航,,前往北極執(zhí)行科學考察任務。
本次科考將以“雪龍”船為平臺進行多學科綜合考察,,旨在系統(tǒng)掌握北冰洋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生態(tài)、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冰動力學和熱力學等要素的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為北極地區(qū)環(huán)境氣候等綜合評價提供基礎資料,。
六,、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哪一年?
1999年,。
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我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首航北極,1999年7月1日上午從上海浦東新區(qū)外高橋碼頭啟航,。
作為我國第一次由政府部門直接組織的北極科學考察活動,,由124名科考隊員組成的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1999年7月1日乘“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fā),途經(jīng)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先后在楚科奇海、白令海,、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浮冰區(qū),、多年海冰區(qū)進行了大洋綜合調查和冰區(qū)綜合考察,于9月9日回到上海港,??疾礻牽朔硕囔F、浮冰,、海流,、北極熊等困難,行程13210海里,,圓滿地完成了預定的科考任務,。
首航北冰洋的“雪龍”號航行到北緯75度30分、西經(jīng)160度附近,,從而創(chuàng)造了我國航海歷史上的最北記錄,,其中冰區(qū)連續(xù)航行2000多海里,創(chuàng)造了中國船只冰區(qū)航行里程的新記錄,;科考隊在北緯75度附近建立了聯(lián)合冰站,,在面臨冰裂的危險下,進行了長達7天的海-冰-氣-生物綜合觀測,;科考隊部分隊員還飛抵最北點--北緯77度18分進行了作業(yè),。這次考察獲取了大量的科學樣品和觀測數(shù)據(jù)。
七、五站一船的北極科考站,?
五站一船科考站是指兩極地區(qū)的,,分別是北極黃河站,南極的泰山,、中山,、長城、昆侖站,,一船指雪龍?zhí)柨茖W考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