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專用設備通常會包括船舶物料,、船舶伙食和船舶維修,,這里只簡單介紹船舶物料,。 船舶物料 船舶物料,按照船舶的部門分為: DECK 甲板 甲板部門的物料包括船員保護設備,、航海圖表,、記錄紙、打印紙,、出版物和標牌,、軟管、接頭,、船用閥門,、空氣帽、溢油應急設備,、GMDSS,、艙口密封帶、高壓甲板清潔設備,、ISPS倉庫,、管道、彎頭,、三通,、法蘭等; 2. 船舶的設備1.船舶結構的防火分區(qū)與防火分隔 (1)船舶結構的防火分區(qū) 1)船體的上層建筑,、甲板室和凹穴,,應當按照甲級防火分隔要求分隔為若干主豎區(qū),;采光、通風的垂直圍壁,、通道及類似的地方分隔墻,,應當為甲級防火分隔墻。 2)門應用鋼制或其他同等材料制作的抗火,、抗煙,、并為自閉式(傾斜3.5°時仍能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穿過主豎艙壁的通風圍壁及導管,,在靠近艙壁處應當設關閉閘門,。 3)艙壁甲板結構的連接處應用焊接,經過60min耐火試驗時,,仍然能夠防止火焰,、煙氣通過。 4)在艙壁甲板以下,,對每一水密分艙或類似分艙的處所和在艙壁甲板上,,每一主豎區(qū)或類似主豎區(qū)的處所,至少應當有兩個安全通道,,其中一個應當有連續(xù)防火遮蔽,,并能通過垂直的安全梯道,抵達救生艇甲板,。 5)起居處所的艙壁及甲板,,應當按照防火要求分隔,并與相鄰的機器,、貨艙,、廚房及服務處所隔離。 6)船舶的行李艙,、燈間,、油漆間及同類處所的艙壁及甲板,應當為甲級防火分隔,。 7)儲存易燃液體的艙室,,應當設置在失火時對人員影響較小的地方。 8)運送低,、中閃點液體船舶的起居室,、廚房、鍋爐房,,不得布置在上甲板的下面,;直接位于起居室以下的艙室,不得儲存液體燃料。 9)生活艙內的一切襯板,、天花板,、地板及絕緣物,應當為不燃材料,。 10)敷面,、裝璜及裝飾物、家具,、工具櫥柜,、桌椅、床鋪等用品,,必須經防火處理或采用輕金屬制品和難燃塑料制品,。 11)船舶的各部分,不得使用以硝酸纖維或其他易燃物作基料的油漆噴漆,,以及類似的化合物,。 12)水、氣,、油管道和電纜穿過圍壁的涵洞,,可以用耐火材料堵塞。 13)消防管系接合處的襯墊應用石棉紙,,不宜用橡膠,。 14)蒸氣管道應鋪在甲板上,并用石棉隔熱,,不得穿越干貨艙,、油漆間和易被烤焦著火的地方,。 (2)船舶結構的防火分隔船舶的耐火分隔物主要是指不燃及難燃材料,。國際上使用的不燃、難燒材料,,有70%粉劑氯化石蠟,、氫氧化鋁、硅化物,、玻璃石棉纖維,、鹵代烷等。國內有50%的氯化石蠟和氫氧化鋁阻燃劑,,如氯化石蠟瓷泥堵料,、難燃的石棉纖維、玻璃纖維貼墻布,、酚醛礦棉氈,、酚醛塑料等。耐火分隔物分為甲級和乙級兩種,甲級是指經過60min耐火試驗,,其背火的一面平均溫度較原始溫度增高不超過139℃,,并且在任何一點,包括任何接頭在內的溫度較原始溫度增高的溫度不超過180℃的物質,,簡稱“甲-60”標準,;乙級是指經30min耐火試驗,其背火的一面的平均溫度較原始溫度增高不超過139℃,,并且包括任何接頭在內的任何一點的溫度,,較原始溫度增高不超過225℃的物質。 2.艙室的防火要求 (1)裝運危險品的艙室應當為鋼質結構,,并且符合國家船舶檢驗局頒布的有關規(guī)范對防火及防水的要求,。 (2)蒸氣管與暖氣管不宜通過裝運危險品的艙室,若需要則必須通過時,,該管路在艙室內不應有法蘭接頭,。這種艙室在裝運具有火災危險的物品時應當遠離蒸氣管和暖氣管積載,并至少保持3m的防火間距,。 (3)裝運危險品的艙室,,應當有效的自然通風設備或根據所載危險品的要求配備足夠的機械通風。各艙室的通風管道相通時,,應當有能在著火時能夠自動關閉的防火閥或能夠在艙外應急操縱的防火擋板,。 3.船電的防火要求 (1)船舶電氣設備的最低絕緣值,電機,、配電屏不應小于0.5MΩ,;變壓器、控制設備不應小于1.0MΩ,。 (2)主配電屏匯流排的陀螺儀,、雷達電機、收發(fā)報機等應當干燥,、通風,,并且應當設置金屬網保護,防止小動物竄入,。由于老鼠磨牙往往將導線咬壞造成短路引起火災,,所以,船上應當有滅鼠措施,。電機如果受潮,,絕緣強度就會降低,應當放在烘箱內或紅外線燈泡下以及用電吹風的方式干燥,,不得用自身線圈通電干燥,,以防燒毀電機。一般電線的最高允許工作溫度為65℃,而船舶航行在赤道附近時,,有的艙室可達50~60℃,,因此,要注意通風降溫,。 (3)電氣設備應當定期進行檢查維修,。當絕緣老化損壞時,應當及時維修或調換,,并且應當設有絕緣電阻監(jiān)測裝置或相應的絕緣措施,。絕緣電阻監(jiān)測裝置的循環(huán)電流在異常狀態(tài)下最大不得超過30mA。 4.船舶動力的防火要求 (1)裝運危險品的船舶和拖帶裝運危險品的貨輪和拖輪,,其動力裝置應當使用閉杯閃點不低于60℃的液體燃料,。因為燃煤時,煙囪噴出的火星多,,使用閃點較低的液體燃料著火的危險性大,。 (2)在艙面上積載爆炸品、易燃氣體,、易燃固體,、易燃液體,有機過氧化物等危險品時,,其煙囪和排氣裝置應當有防止火星冒出的適當措施(如設阻火網或其他火星熄滅裝置等),,或采取其他能防止火星濺溢到裝有上述危險品艙面的措施。 5.船舶滅火裝置的要求 裝運危險品的船舶的滅火設備及系統應當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積載危險品的艙室應當能有效地使用本船的水滅火系統,。當所載物品著火不能用水撲救時,船上應當設有足夠的其他適當類型的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裝置和滅火設備。在積載危險品的處所,,還應當額外配備總容量不少于12kg的干粉或者其他等效的手提滅火器,。 3. 船舶專用設備管理辦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漁業(yè)船舶噸位、載重線,、主機功率、人員定額和適航區(qū)域,;不得擅自拆除有關航行,、作業(yè)和人身財產安全以及防治污染環(huán)境的重要設備、部件,。 未經核準登記注冊非法建造,、改裝漁業(yè)船舶的廠、點或者未履行審批手續(xù)擅自建造、改裝漁業(yè)船舶的造船廠,,由工商部門 4. 船舶專用設備的成本計算一般采用PDA,就是港口使費含代理費的一個總費用,。PDA (Proforma Disbursement Account),我認為可以理解成格式費用報價,也就是按照當地的費用標準按照公式計算加總的船舶港口全部費用,。 一般都是問船代Could you please provide the best PDA of our vessel at your good port? 同時提供必要的船/貨資料即可,。 5. 船用機械設備1、德國道依茨(DEUTZ ) 德國道依茨公司,,是現今歷史最悠久,、世界領先的發(fā)動機獨立制造商。在全球130個國家有超過800多家的合作伙伴,!產品可配套工程機械,、農用機械、井下設備,、車輛,、叉車、壓縮機,、發(fā)電機組和船機柴油發(fā)動機使用,。 道依茨(DEUTZ)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 2、德國曼恩(MAN) 德國曼恩集團,,是世界主要柴油發(fā)動機,、卡車(旗下的MAN商用車股份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重型卡車制造商之一)和客車制造商之一。公司生產的發(fā)動機廣泛應用于農業(yè)機械,、鐵路車輛,、船舶動力和專用車輛等領域。 德國曼恩(MAN)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 3,、美國康明斯(Cummins) 美國康明斯發(fā)動機公司始建于1919年,,主要生產柴油發(fā)動機和燃氣發(fā)動機??得魉构驹谑澜绮裼桶l(fā)動機技術方面居領先地位,,產品的市場主要包括重型、輕型卡車,、休閑車(RV),、輕型汽車和許多工業(yè)用途。 美國康明斯(Cummins)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 4,、英國珀金斯(Perkins) 1932年的Perkins珀金斯公司是世界最早生產發(fā)動機公司的公司之一,。公司生產的以柴油和天然氣作為燃料的發(fā)動機在各行業(yè)當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5,、沃爾沃(VOLVO) 一個120多年歷史的跨國巨企,,一個雄居世界500強的瑞典企業(yè),,專業(yè)從事重型機械、卡車,、汽車,、輪船的制造。從產量第一的重型卡車到世界三大豪華轎車之一的富豪汽車,。 沃爾沃(VOLVO)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 6,、日本三菱 從1917年創(chuàng)立的那天起,三菱重工不斷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各種型號的柴油發(fā)動機,,三菱柴油發(fā)電機耐久性及可靠性為業(yè)界公認,,其結構緊湊、燃油消耗低,、大修周期長,。 7、德國奔馳(MTU) MTU公司是戴姆勒--奔馳公司的柴油機推進系統分部,,世界上頂尖的重載柴油機制造公司,,其產品廣泛用于艦舶、重型汽車,、工程機械及鐵路機車,。1901年設計、制造了世界著名的梅塞德斯汽車,。MTU公司成為世界上發(fā)動機技術最先進,,功率范圍最大的發(fā)動機供應商。 德國奔馳(MTU)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德國奔馳(MTU)廠家出具的enoc(易諾克)潤滑油OEM認證 8,、美國卡特皮勒(Caterpiller) CATERPILLAR(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主要產品包括農業(yè)、建筑及采礦等工程機械和柴油發(fā)動機,、天然氣發(fā)動機及燃氣渦輪發(fā)動機等,,CAT的品質已經被世界公認為第一。 9,、韓國斗山大宇 韓國大宇株式會社成立于1937年,,大宇柴油發(fā)電機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航空,、車輛,、船舶、工程機械,、發(fā)電機組,。 10、日本洋馬(YANMAR) “洋馬”是世界公認的柴油發(fā)動機品牌,,致力于先進的節(jié)油技術的開發(fā),。 6. 船舶特種設備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生產、經營,、使用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生產 第三節(jié) 經營 第四節(jié) 使用 第三章 檢驗,、檢測 第四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特種設備安全的監(jiān)督管理,,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特種設備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執(zhí)行,。 第三條 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jié)能環(huán)保,、綜合治理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對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實施分類的,、全過程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 第五條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實施監(jiān)督管理,??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特種設備安全實施監(jiān)督管理。 第六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七條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和節(jié)能責任制度,,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和節(jié)能管理,確保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安全,符合節(jié)能要求,。 第八條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應當遵守有關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相關標準。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制定,。 第九條 特種設備行業(yè)協會應當加強行業(yè)自律,,推進行業(yè)誠信體系建設,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條國家支持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科學技術研究,,鼓勵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的推廣應用,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十一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普及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特種設備安全意識,。 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舉報涉及特種設備安全的違法行為,,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 第二章 生產,、經營,、使用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十三條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對其生產,、經營,、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負責,。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配備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 第十四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取得相應資格,,方可從事相關工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應當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管理制度,,保證特種設備安全。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對其生產、經營,、使用的特種設備應當進行自行檢測和維護保養(yǎng),,對國家規(guī)定實行檢驗的特種設備應當及時申報并接受檢驗。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與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不一致,,或者安全技術規(guī)范未作要求,、可能對安全性能有重大影響的,應當向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申報,,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及時委托安全技術咨詢機構或者相關專業(yè)機構進行技術評審,,評審結果經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批準,方可投入生產,、使用,。 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將允許使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有關技術要求,,及時納入安全技術規(guī)范。 第十七條 國家鼓勵投保特種設備安全責任保險,。 第二節(jié) 生產 第十八條國家按照分類監(jiān)督管理的原則對特種設備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許可,方可從事生產活動: (一)有與生產相適應的專業(yè)技術人員,; (二)有與生產相適應的設備,、設施和工作場所; (三)有健全的質量保證,、安全管理和崗位責任等制度,。 第十九條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保證特種設備生產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對其生產的特種設備的安全性能負責,。不得生產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標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 第二十條鍋爐、氣瓶,、氧艙,、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核準的檢驗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 特種設備產品,、部件或者試制的特種設備新產品,、新部件以及特種設備采用的新材料,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需要通過型式試驗進行安全性驗證的,,應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核準的檢驗機構進行型式試驗,。 第二十一條特種設備出廠時,應當隨附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yǎng)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并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設置產品銘牌,、安全警示標志及其說明。 第二十二條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制造單位委托其他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修理進行安全指導和監(jiān)控,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 第二十三條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 第二十四條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三十日內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第二十五條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等特種設備的制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修理過程,,應當經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監(jiān)督檢驗;未經監(jiān)督檢驗或者監(jiān)督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第二十六條國家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因生產原因造成特種設備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立即停止生產,,主動召回,。 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發(fā)現特種設備存在應當召回而未召回的情形時,,應當責令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召回。 第三節(jié) 經營 第二十七條特種設備銷售單位銷售的特種設備,,應當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其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yǎng)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應當齊全,。 特種設備銷售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度,。 禁止銷售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第二十八條特種設備出租單位不得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以及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yǎng)和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 第二十九條 特種設備在出租期間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yǎng)義務由特種設備出租單位承擔,,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十條 進口的特種設備應當符合我國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并經檢驗合格,;需要取得我國特種設備生產許可的,應當取得許可,。 進口特種設備隨附的技術資料和文件應當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其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yǎng)說明、產品銘牌,、安全警示標志及其說明應當采用中文,。 特種設備的進出口檢驗,應當遵守有關進出口商品檢驗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 第三十一條 進口特種設備,應當向進口地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履行提前告知義務,。 第四節(jié) 使用 第三十二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取得許可生產并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 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內,,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登記標志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三十四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guī)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第三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yǎng)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yǎng)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第三十六條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第三十七條 特種設備的使用應當具有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安全防護措施。 與特種設備安全相關的建筑物,、附屬設施,,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第三十八條特種設備屬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業(yè)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托人履行本法規(guī)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十九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和定期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第四十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及時進行安全性能檢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將定期檢驗標志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xù)使用,。 第四十一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fā)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特種設備運行不正常時,,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應當按照操作規(guī)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 第四十二條 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方可繼續(xù)使用。 第四十三條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運營使用單位應當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 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將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 公眾乘坐或者操作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應當遵守安全使用說明和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服從有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指揮;遇有運行不正常時,,應當按照安全指引,,有序撤離。 第四十四條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的定期檢驗,。 從事鍋爐清洗,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的監(jiān)督檢驗,。 第四十五條 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理單位進行,。 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yǎng)中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yǎng)的電梯的安全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yǎng)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接到故障通知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 第四十六條電梯投入使用后,,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對其制造的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對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或者使用單位在維護保養(yǎng)和安全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發(fā)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時,應當及時告知電梯使用單位,,并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電梯制造單位對調查和了解的情況,應當作出記錄,。 第四十七條 特種設備進行改造,、修理,按照規(guī)定需要變更使用登記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方可繼續(xù)使用。 第四十八條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該特種設備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記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證書注銷手續(xù),。 前款規(guī)定報廢條件以外的特種設備,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可以繼續(xù)使用的,,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通過檢驗或者安全評估,,并辦理使用登記證書變更,方可繼續(xù)使用,。允許繼續(xù)使用的,,應當采取加強檢驗、檢測和維護保養(yǎng)等措施,,確保使用安全,。 第四十九條 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許可,,方可從事充裝活動: (一)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二)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充裝設備,、檢測手段,、場地廠房、器具,、安全設施,; (三)有健全的充裝管理制度、責任制度,、處理措施,。 充裝單位應當建立充裝前后的檢查、記錄制度,,禁止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氣瓶進行充裝,。 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向氣體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氣瓶,對氣體使用者進行氣瓶安全使用指導,,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辦理氣瓶使用登記,,及時申報定期檢驗。 第三章 檢驗,、檢測 第五十條從事本法規(guī)定的監(jiān)督檢驗,、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以及為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提供檢測服務的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核準,,方可從事檢驗、檢測工作: (一)有與檢驗,、檢測工作相適應的檢驗,、檢測人員; (二)有與檢驗,、檢測工作相適應的檢驗,、檢測儀器和設備; (三)有健全的檢驗,、檢測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第五十一條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應當經考核,,取得檢驗、檢測人員資格,,方可從事檢驗,、檢測工作,。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檢驗,、檢測機構中執(zhí)業(yè);變更執(zhí)業(yè)機構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手續(xù),。 第五十二條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工作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應當依法為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誠信的檢驗,、檢測服務。 第五十三條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并對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負責,。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在檢驗,、檢測中發(fā)現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時,應當及時告知相關單位,,并立即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 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組織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進行監(jiān)督抽查,但應當防止重復抽查,。監(jiān)督抽查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四條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提供特種設備相關資料和必要的檢驗、檢測條件,,并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第五十五條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對檢驗,、檢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不得從事有關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推薦或者監(jiān)制、監(jiān)銷特種設備,。 第五十六條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利用檢驗工作故意刁難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有權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投訴,,接到投訴的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第四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五十七條 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依照本法規(guī)定,對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jiān)督檢查,。 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對學校,、幼兒園以及醫(yī)院、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實施重點安全監(jiān)督檢查,。 第五十八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實施本法規(guī)定的許可工作,,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以及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審查;不符合規(guī)定的,,不得許可,。 第五十九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在辦理本法規(guī)定的許可時,其受理,、審查,、許可的程序必須公開,并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六十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對依法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應當建立完整的監(jiān)督管理檔案和信息查詢系統,;對達到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應當及時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依法履行報廢義務,。 第六十一條 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在依法履行監(jiān)督檢查職責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現場進行檢查,向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和其他有關人員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二)根據舉報或者取得的涉嫌違法證據,查閱,、復制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有關合同,、發(fā)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有證據表明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或者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特種設備實施查封,、扣押; (四)對流入市場的達到報廢條件或者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實施查封,、扣押,; (五)對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第六十二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fā)現違反本法規(guī)定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時,,應當以書面形式發(fā)出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緊急情況下要求有關單位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的,,應當隨后補發(fā)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 第六十三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fā)現重大違法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時,,應當責令有關單位立即停止違法行為、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并及時向上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予以處理,。 對違法行為,、嚴重事故隱患的處理需要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時,,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關部門。當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予以處理,。 第六十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不得要求已經依照本法規(guī)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許可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重復取得許可,不得要求對已經依照本法規(guī)定在其他地方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重復進行檢驗,。 第六十五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的安全監(jiān)察人員應當熟悉相關法律,、法規(guī),具有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取得特種設備安全行政執(zhí)法證件,。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人員應當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zhí)法,。 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實施安全監(jiān)督檢查時,應當有二名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人員參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種設備安全行政執(zhí)法證件,。 第六十六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對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jiān)督檢查,應當對每次監(jiān)督檢查的內容,、發(fā)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作出記錄,,并由參加監(jiān)督檢查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有關負責人簽字后歸檔。被檢查單位的有關負責人拒絕簽字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 第六十七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推薦或者監(jiān)制、監(jiān)銷特種設備;對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六十八條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特種設備安全總體狀況,。 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 第六十九條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制定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報國務院批準后納入國家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制定本行政區(qū)域內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或者納入相應的應急處置與救援體系,。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 第七十條特種設備發(fā)生事故后,,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采取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事故現場和有關證據,,并及時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接到事故報告,應當盡快核實情況,,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并按照規(guī)定逐級上報。必要時,,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可以越級上報事故情況,。對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并通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 與事故相關的單位和人員不得遲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情況,,不得隱匿,、毀滅有關證據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 第七十一條 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報告,,應當依法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組織應急救援,。 第七十二條 特種設備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發(fā)生重大事故,,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發(fā)生較大事故,,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發(fā)生一般事故,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事故調查組應當依法,、獨立、公正開展調查,,提出事故調查報告。 第七十三條組織事故調查的部門應當將事故調查報告報本級人民政府,,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備案,。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事故責任單位應當依法落實整改措施,預防同類事故發(fā)生,。事故造成損害的,,事故責任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經許可從事特種設備生產活動的,,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制造的特種設備,,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已經實施安裝,、改造、修理的,,責令恢復原狀或者責令限期由取得許可的單位重新安裝,、改造、修理,。 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鑒定,擅自用于制造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制造的特種設備,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進行型式試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出廠時,,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隨附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制造,、銷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七十八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未書面告知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即行施工的,,或者在驗收后三十日內未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九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的制造,、安裝,、改造、重大修理以及鍋爐清洗過程,,未經監(jiān)督檢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電梯制造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校驗,、調試的,; (二)對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時,發(fā)現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電梯使用單位并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的,。 第八十一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一)不再具備生產條件,、生產許可證已經過期或者超出許可范圍生產的,; (二)明知特種設備存在同一性缺陷,未立即停止生產并召回的,。 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生產,、銷售,、交付國家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交付的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涂改、倒賣,、出租,、出借生產許可證的,責令停止生產,,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二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經營的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 (二)銷售,、出租國家明令淘汰,、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或者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yǎng)的特種設備的,。 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銷售單位未建立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度,或者進口特種設備未履行提前告知義務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銷售,、交付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三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使用特種設備未按照規(guī)定辦理使用登記的,; (二)未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或者安全技術檔案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或者未依法設置使用登記標志,、定期檢驗標志的,; (三)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和定期自行檢查,或者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及時申報并接受檢驗的,; (五)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的; (六)未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的,。 第八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使用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的,; (二)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未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繼續(xù)使用的,; (三)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其他報廢條件,未依法履行報廢義務,,并辦理使用登記證書注銷手續(xù)的,。 第八十五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充裝許可證: (一)未按照規(guī)定實施充裝前后的檢查、記錄制度的,; (二)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氣瓶進行充裝的。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活動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充裝的氣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八十六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yè)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配備具有相應資格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的,; (二)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檢測和作業(yè)的; (三)未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 第八十七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yè)整頓,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 (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未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未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的,; (三)未將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的。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yǎng)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未按照本法規(guī)定以及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yǎng)的,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罰,。 第八十九條發(fā)生特種設備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主要負責人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主要負責人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 (一)發(fā)生特種設備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二)對特種設備事故遲報、謊報或者瞞報的。 第九十條 發(fā)生事故,,對負有責任的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 (一)發(fā)生一般事故,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二)發(fā)生較大事故,,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三)發(fā)生重大事故,,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一條對事故發(fā)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職責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 (一)發(fā)生一般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fā)生較大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fā)生重大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yè)人員不履行崗位職責,,違反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安全規(guī)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銷相關人員的資格,。 第九十三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對機構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機構資質和有關人員的資格: (一)未經核準或者超出核準范圍、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檢驗,、檢測的,; (二)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檢驗、檢測的,; (三)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的,; (四)發(fā)現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相關單位,,并立即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的; (五)泄露檢驗,、檢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的,; (六)從事有關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活動的,; (七)推薦或者監(jiān)制,、監(jiān)銷特種設備的; (八)利用檢驗工作故意刁難相關單位的,。 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同時在兩個以上檢驗,、檢測機構中執(zhí)業(yè)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其資格。 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實施許可的,; (二)發(fā)現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或者檢驗、檢測活動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發(fā)現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不再具備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而不吊銷其許可證,,或者發(fā)現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發(fā)現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不再具備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而不撤銷其核準,,或者對其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的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發(fā)現違反本法規(guī)定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不立即處理的; (六)發(fā)現重大違法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向上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或者接到報告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不立即處理的,; (七)要求已經依照本法規(guī)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許可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重復取得許可,或者要求對已經依照本法規(guī)定在其他地方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重復進行檢驗的,; (八)推薦或者監(jiān)制,、監(jiān)銷特種設備的; (九)泄露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的,; (十)接到特種設備事故報告未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并按照規(guī)定上報的; (十一)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十二)妨礙事故救援或者事故調查處理的,; (十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九十五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拒不接受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依法實施的監(jiān)督檢查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yè)整頓,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的特種設備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注銷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書,。 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被依法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三年內,,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不予受理其新的許可申請,。 第九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九十九條 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檢驗的收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一百條 軍事裝備、核設施,、航空航天器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的監(jiān)督管理不適用本法,。 鐵路機車、海上設施和船舶,、礦山井下使用的特種設備以及民用機場專用設備安全的監(jiān)督管理,,房屋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機械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安裝,、使用的監(jiān)督管理,,由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實施。 第一百零一條 本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7. 中國船舶設備主機:作用是帶動船尾螺旋漿旋轉,,作為船舶的推進動力。 輔機:作用是帶動發(fā)電機,,提供和保障全船的電力供應,。 應急發(fā)電機:以備船舶主發(fā)電機失靈時,代替主發(fā)電機工作,,向必要的設備提供電源,。 錨機:是錨設備的一部分,。 分油機:對主機,輔機所用的燃油進行分離,,分岀油中的雜質,,然后送供油系統給機器使用。 8. 船舶專用設備有哪些油船上的重要設備應分為安全設備和運營設備,。安全設備有貨油艙惰化設備,、油氣探測設備和貨油艙的高高位報警設備以及泵艙的液位和油氣探測報警設備。這些都是為了保障油船安全的設備,。 而正常的運行設備比如主機,、輔機及正常的通訊導航設備等,這些設備很重要與其他船舶都是一樣的,。至于消防,、救生等其他船舶也有同等的要求。 |
生產集裝箱的廠家(中國最大的集裝箱廠) |
2023-03-20
|
查看詳情 >> |
one船公司(one船公司簡介) |
2023-02-27
|
查看詳情 >> |
郵輪訂單(郵輪旅游報價) |
2023-02-06
|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