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意大利工程師馬可尼與俄國物理學家,、工程師波波夫分別發(fā)明了無線電報。 早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一些科學家如法拉第,、麥克斯韋、赫茲等人,,就已對無線電的基本概念進行過研究,。德國物理學家赫茲于1887年首先用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有關電磁波存在的預言,發(fā)現(xiàn)了電磁波,。在特定波長范圍內(nèi)的電磁波又稱為無線電波,,因為在接收裝置與發(fā)送裝置不直接由導線相連的情況下,也可在遠處接收到發(fā)送端的信號,。 馬可尼與波波夫意識到無線電波可應用于通信,,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終于在無線電通信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馬可尼于1874年4月25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波倫亞,。少年時他對父親收藏的科學書籍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生時代,,他就立志鉆研電學,,母親特地把教授請到家中為他做個別指導,。馬可尼在家中的閣樓上建立了實驗室,進行各種電學實驗,。 20歲時,,馬可尼閱讀到赫茲有關電磁波實驗的文章,激發(fā)起鉆研無線電通信的興趣,。第二年——1895年春,,他通過閣樓上的發(fā)報機,用莫爾斯電碼發(fā)出“S”的信號,,擺放在庭園中的收報機成功地接收到了這個信號,。同年6月,他成功地進行了火花放電式莫爾斯電報的試驗,,通信距離為2.41千米,。 由于當時的意大利政府對馬可尼的成就不感興趣,為了實現(xiàn)馬可尼的抱負,,母親鼓勵他到國外去,,求得進一步的發(fā)展。1896年2月,,馬可尼帶著他的無線電報機來到倫敦,。他用氣球和風箏升高天線,把無線電報通信的距離延長到6.4千米,。在英國郵政總局的支持下,,同年6月他在英國獲得收發(fā)信號的無線電報機的專利。1897年,,他回到意大利,,開辦了無線電報通信公司(馬可尼無線電公司的前身),開展船舶間的通信業(yè)務,。1898年,,從英國的懷特島首次進行收費無線電廣播。 1899年3月27日,,馬可尼又成功地使無線電信號越過英吉利海峽,,從布倫傳到多佛,傳送距離達51千米,。同年9月,,馬可尼用無線電設備裝備了兩艘美國船舶,用無線電報向紐約新聞界報道了美國杯快艇賽的消息,,引起世界轟動,。在這一年,他還利用無線電報為救援“馬西烏斯”號進行通信聯(lián)絡,取得成功,。1900年,,英國軍艦首次安裝了馬可尼無線電發(fā)報機。 獨立從事無線電報研究的先驅(qū)者,,還有俄國的波波夫,,他生于1859年3月4日。1882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圣彼得堡大學,。從1883年開始在俄國海軍魚雷學校任教。在1887年赫茲發(fā)現(xiàn)電磁波后,,波波夫立刻意識到電磁波的重要性,,就開始尋求遠距離接收電磁波的方法,并進行接收大氣中閃電的無線電波的研究和試驗,。 1895年春,,波波夫制成了一臺風暴預警儀。其中使用了由他本人改進的金屬粉末檢波器,,還首次在接收機上使用了天線,,以提高接收的靈敏度。這臺主要用于檢測雷電的接收儀,,實際上是一臺電磁波接收器,。它能把高空雷擊放電時輻射的電磁波通過電鈴或打字機接收并記錄下來。同年5月7日,,波波夫在俄羅斯物理-化學學會上進行了表演。不久,,他用電報機代替電鈴作為接收機的終端,,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無線電收發(fā)報系統(tǒng)。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在圣彼得堡大學兩座相距250米的建筑物之間演示了用電磁波傳送莫爾斯電碼裝置的操作,,他用莫爾斯電碼發(fā)出“赫茲”一詞,在另一座樓上的物理學會會長收到了信號,。同年,,他對上述裝置又加以改進,使無線電通信開始投入實際使用,。 1898年,,波波夫同俄國海軍一起成功地實現(xiàn)了相距約10千米的艦船與海岸間的通信。1899年底,,又把通信距離延長到45千米,。1901年,俄國陸軍開始使用波波夫的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通信。 波波夫比馬可尼早幾年開展研究工作,,而且他是第一個采用天線的人,,但是幸運的馬可尼在比波波夫稍早些的1895年春就進行了傳送無線電報的實驗。因此,,通常認為無線電報的創(chuàng)始人為馬可尼,,但波波夫的貢獻也不容抹煞,他們都對無線電通信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
上一篇:怎樣炒股? | 下一篇:山東省煙臺船舶檢驗局待遇好嗎,,都做些什么工作 |
上海港口有哪些? |
2024-03-16
|
查看詳情 >> |
中國漁業(yè)捕撈船招聘(漁船招聘捕魚工) |
2024-03-16
|
查看詳情 >> |
海船證書需要多少錢(海船船員證書需要多少錢) |
2024-03-14
|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