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地貌類型
1,、大陸架: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rèn)為是陸地的一部分,;
2,、大陸坡:大陸坡介于大陸架 和大洋底之間;
3,、大陸基:是大陸坡坡麓附近各種碎屑堆積體的聯(lián)合體總稱,;
4、大洋中脊: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
5,、海洋盆地:是在海洋的底部有許多低平的地帶,,周圍是相對高一些的海底山脈。
2. 海洋地貌分為幾個單元
根據(jù)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
侵蝕地貌是巖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
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zhì)在波浪,、潮流和風(fēng)的搬運(yùn)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
按海岸的物質(zhì)組成及其形態(tài),,可分為沙礫質(zhì)海岸、淤泥質(zhì)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3. 海洋地貌類型有哪幾種
海底地形可以分為三類:大陸邊緣(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海溝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體的地形如下:
①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較緩,,水深<200m,;
②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島弧和海溝:主要分布在大陸邊緣和洋盆的過渡地帶,,火山地震較多;
④洋盆:地形較為平坦,,分布著海底火山,、丘陵、山脈等,,水深4000~6000m,,地殼活動較為穩(wěn)定;
⑤洋中脊:中軸為裂谷,,是海洋地殼的誕生地,,板塊的生長邊界。
一般來說,,由陸地到海洋,,依次為: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洋盆)——大洋中脊(洋中脊)。
4. 海洋地質(zhì)地貌
1,、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在過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在間冰期(冰川消退,如現(xiàn)在),,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成為淺海。
2,、大陸坡
大陸坡介于大陸架 和大洋底之間,,大陸架是大陸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陸坡是聯(lián)系海陸的橋梁,,它一頭連 接著陸地的邊緣,一頭連接著海洋,。
3,、大陸基
大陸基又稱“大陸隆”,、“陸基”,是大陸坡坡麓附近各種碎屑堆積體的聯(lián)合體總稱,。它一部分迭置在大陸坡上,,另一部分覆蓋著大洋底,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5000米的地方,。
4,、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中洋脊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huán)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5,、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體,,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其周邊有的與大陸裾相鄰,,有的直接與海溝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開闊水域,成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標(biāo)最平坦的地區(qū),。
5. 海洋 地貌
海底地形,根據(jù)形態(tài)大致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過度地帶,,是陸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說是被海水覆蓋的陸地,,一般大陸架的水深不超過200米,,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是大陸架海區(qū),。從大陸架向大洋方向前進(jìn),在大陸架的邊緣通常會出現(xiàn)一個坡度很陡,,深度越來越深的陡坡,,我們稱為大陸坡。大陸坡可以理解為是大陸和大洋的連接部分,,大陸坡的深度從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溝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為海底的溝槽,,其形態(tài)通常是狹長的,,而且兩壁陡峭,海溝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其深度達(dá)到了11034米。海溝是板塊運(yùn)動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塊和陸地板塊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體部分,,是海底相對平坦的區(qū)域,,面積巨大,屬于典型的大洋地殼,,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們通常把洋盆稱為深海平原。海嶺就是指海底的山脈,,海嶺兩側(cè)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嶺的高度可達(dá)3000至4000米,長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嶺的形成是板塊張裂的結(jié)果,,多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由于海底板塊的張裂,,使得下方巖漿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終形成海嶺。
6. 海洋地貌構(gòu)造
根據(jù)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
侵蝕地貌是巖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
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zhì)在波浪,、潮流和風(fēng)的搬運(yùn)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
按海岸的物質(zhì)組成及其形態(tài),,可分為沙礫質(zhì)海岸、淤泥質(zhì)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