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動物保護區(qū)
青海翡翠湖在海西州大柴旦鎮(zhèn)。是工業(yè)文明遺跡,。成因是鹽湖生產形成的礦坑,。由于水中礦化度極高(含鉀,鎂,,鈉,,鍶等金屬離子及酸根離子),因此,,水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所以沒有什么小動物。
2. 青海省保護動物
該省還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qū),,有野生動物250多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野駱駝、野牦牛,、野驢,、藏羚、盤羊,、白唇鹿,、雪豹、黑頸鶴,、蘇門羚,、黑鸛等10種,有牦牛500多萬頭,。
3. 青海野生動物保護站
1: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F(xiàn)僅分布于中國四川,、陜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2
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于四川,、陜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fā),,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lián)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fā)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
長江奇獸: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tài)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tǒng)發(fā)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lián)系,。
4
中華之魂:華南虎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于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后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于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5
東方之珠:朱鹮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么,那朱鹮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qū)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后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鹮,,1981年終于在陜西洋縣姚家溝發(fā)現(xiàn)2窩共7只朱鹮,,轟動了世界,。
6
堪稱國鳥: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產于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臺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后,,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于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皮書“瀕?!奔墸瑖乙患壉Wo動物,。
7
孑遺物種: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xiàn)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
8
高原神鳥: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于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fā)現(xiàn)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云貴越冬,,少數(shù)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9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qū)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這幾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盜獵力量林業(yè)公安一直在為保衛(wèi)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zhàn)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隊”,,他們已經有兩位英雄為此獻身,。
10
失而復得:四不象
“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于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于歐洲,經過一個世紀的養(yǎng)護,,種群才得以恢復。麋鹿是濕地動物,,由于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tài),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麋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4. 青海 動物
在青海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是藏羚羊,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地區(qū),,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qū),,主要分布于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qū)(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于拉達克地區(q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青海的藏羚羊,。
5. 青海省主要保護的動物
紫羚羊(Taurotragus eurycerus;bongo)是生活在最高可達海拔4000米的茂密的非洲熱帶叢林中,夜行性,非常溫馴,,紫羚的食譜比較廣泛,,以樹葉、矮木,、藤蔓,、樹皮以及植物的其他部分為食。 其英文名Bongo來自非洲土著語言,,又名寬角羚,。 重要珍稀物種之一,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零星個體分布在印度地區(qū)。
6. 青海動物保護協(xié)會電話
青海有一種野雞叫做“尕拉雞兒”,,尕拉雞是青海人的土叫法,正式的學名叫做“石雞”,,屬鳥綱雞形目雄科石雞屬山雞是幾級保護動物 ,。也叫“嘎嘎雞”,又因其嚓,、腿均有鮮艷的紅色,,還叫“紅腿雞”。尕拉雞還是巴基斯坦的國鳥,。
2016年,,被列入了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第四級瀕危物種名錄山雞是幾級保護動物 。
物種編入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
絕滅(EX)
野外滅絕(EW)
極危(CR)
瀕危(EN)
易危(VU)
近危(NT)
低危(LC)
數(shù)據(jù)缺乏(DD)
未評估(NE)
7. 青海動物保護區(qū)有哪些
包括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保護和建設、水土保持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石漠化地區(qū)綜合治理,。
國家保護、培育和發(fā)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全面治理水患、土地荒漠化和重點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其建設目標是停伐或調減木材產量,,保護好現(xiàn)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加強森林管護,,妥善安置富余人員,,緩解企業(yè)社會負擔,為林區(qū)發(fā)展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
8. 青海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青海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野駱駝,、野牦牛,、野驢,、藏羚羊、盤羊,、白唇鹿,、梅花鹿,、麝,、雪豹、黑頸鶴,、藏雪雞,、天鵝、水獺,、喜瑪拉雅旱獺,、赤狐、猞猁,、香鼬,、兔猻、金貓,、石貂,、豹、巖羊,、原羚,、黃羊等,。
青海省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qū)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qū),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生態(tài)與物種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