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海洋大學美國合作院校
張德玉,男,,1965年8月生,,江蘇興化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研究所所長,,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島雅思考點主任,、美國AP考試青島主考、國際注冊會計師 (ACCA) 考試聯絡員,,青島市招生考試辦公室資深英語專家,。
2. 中國海洋大學(中外合資)
當然沒的說,哈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上海交大,。畢業(yè)后有機會去中海油,,不過機會不大,去船廠的多一點,,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在將來的確立,,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將越來越大,暫時不會太擠,。至于留學問題不用太擔心,,中英合資專業(yè)出國留學的每年就幾十個,大多數都在3年后轉入正規(guī)班三年級,,就是得多學一年,,不過努力的話相信在英語上較他們有很多優(yōu)勢,現在既精于技術又有不錯的外語水平的人才還是很搶手的,,將來就業(yè)方面預計會不錯,。
3. 中國海洋大學的中外合作到底有多水
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教育部海洋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海爾數字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信息探測與數字海洋技術”省重點高校實驗室、青島市混合現實與虛擬海洋重點實驗室為學科支撐平臺,。
赫瑞-瓦特大學始建于1821年,,是具有199年歷史的英國名校,也是英國歷史上建立的第八所高等學校, 同時它還是全球第一家建立機械工程學院的高校,。在英國最權威的“卓越研究框架(REF)的評估中,,綜合排名全英第33位,其中General Engineering排名全英第一,,82%以上的科研項目被評為世界領先水平或世界水平,。赫瑞-瓦特大學機器人和自動系統創(chuàng)新研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作為“英國國家機器人研究中心”的主辦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機器人相關教學與研究設備,。大學共有五個校區(qū),其中英國主校區(qū)坐落于愛丁堡 (Edinburgh),。作為英國第二大、歐洲第四大金融中心,,愛丁堡以其悠久的歷史,、迷人的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和藝術底蘊聞名于世。
(1)雙學籍,、雙學位:錄取的考生入學注冊后同時具有中國海洋大學和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學籍,,享有兩校的權益,、接受兩校的管理,完成學業(yè)后符合畢業(yè)與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將獲得兩校的學位,。
(2)國際化“3+1”培養(yǎng):在中英兩國學習,,前三年在中國海洋大學學習,第四年在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校區(qū)學習,,充分利用兩校學科優(yōu)勢及教育資源,。專業(yè)核心課程為全英文授課。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專業(yè)方向: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與赫瑞-瓦特大學機器人專業(yè)有機結合,,引進赫瑞-瓦特大學軟件開發(fā),、電子設計實踐、智能機器人學,、機器人系統科學等十余門門國外先進的專業(yè)核心課程,。
2.培養(yǎng)模式
中國海洋大學和赫瑞-瓦特大學聯合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中英兩校師資分授課程,、互訪交流,,學生完成全部課程并達到培養(yǎng)方案要求后,學生畢業(yè)可獲“雙文憑學位”,,即符合畢業(yè)要求的將獲授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證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工學學士學位證書,及英國赫瑞-瓦特大學機器人專業(yè)榮譽工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Engineering with Honours in Robotics),。
3.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面向全球計算機和機器人產業(yè)對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引進英國教育理念及培養(yǎng)模式,依托中英兩校在信息技術和機器人領域的學科優(yōu)勢及教學資源,,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扎實的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機器人學基礎知識,,熟悉軟硬件開發(fā)工具,,能熟練運用工程化方法和技術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開發(fā),、測試、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智能機器人學、計算機網絡,、電氣電子工程導論,、電子設計實踐、軟件開發(fā)1-3,、機器人學導論,、機器人學集成小組項目1-2,、機器人系統科學、硬件-軟件接口等,。
4. 中國海洋大學美國合作院校名單
1.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分段培養(yǎng)計劃:第94頁,;
2.普通類(青島校區(qū))計劃:第48頁;
3.普通類計劃(泰安新校區(qū),、泰安基地):第48頁,;;
4.普通類計劃(美國華盛頓州分校項目):第48頁,;
5.普通類校企合作計劃:第111頁,;
6.春季高考計劃:第143頁。
在《2021年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南》(??聘呗殻┑奈恢昧斜恚?/p>
學校代碼
批次
所在頁碼
D010(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分段培養(yǎng))
普通類·常規(guī)批
第94頁
D010(普通高職??疲?/p>
普通類·常規(guī)批
第48頁
Y012(大一泰安新校區(qū),大二,、大三青島校區(qū))
普通類·常規(guī)批
第48頁
Y013(美國華盛頓州分校)
普通類·常規(guī)批
第48頁
D010(校企合作)
普通類·常規(guī)批
第111頁
D010(春季高考)
春季高考·??婆ㄉ藤Q、財經,、旅游服務,、信息技術)
第143頁
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分段培養(yǎng)計劃院校及招生專業(yè)代碼
院校及專業(yè)名稱
代號
類別
山東外貿職業(yè)學院
D010
國際經濟與貿易(銜接煙臺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29
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分段培養(yǎng)計劃
5. 中國海洋大學和美國哪些大學有合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佳木斯大學
北京工業(yè)大學-美國城市大學中外聯合辦學 mBA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與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聯合
集美大學與美國庫克大學、加拿大漢伯學院
北京大學與美國福坦莫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與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BA
北方交大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工商管理碩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技術交流培訓中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國際會議專業(yè)商學碩士
北航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北航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合作培養(yǎng)制造工業(yè)工程科學碩士
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合作培養(yǎng)護理學碩士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法國國家企業(yè)管理教育基金會聯合開設企業(yè)管理研究生課程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合作培養(yǎng)專業(yè)會計碩士
中國政法大學與美國天普大學合作培養(yǎng)法律碩士
南開大學與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合作培養(yǎng)國際經貿關系碩士
天津財經大學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市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燕山大學與美國都靈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大連理工大學與美國德國龍大學合作培養(yǎng)金融與財務管理碩士
沈陽工業(yè)大學與美國道林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與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合作培養(yǎng)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碩士
同濟大學與法國國立路大學聯合培養(yǎng)MBA
華東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合作培養(yǎng)工商管理碩士
上海海運學院與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管理學院合作培養(yǎng)MBA
上海財經大學與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復旦大學與挪威管理學院合作培養(yǎng)“變化管理”碩士課程
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合作培養(yǎng)MBA
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合作培養(yǎng)社會工作碩士和社會行政管理碩士
南京大學與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管理學院等機構合作培養(yǎng)國際工商管理碩士
浙江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優(yōu)質管理”碩士
浙江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酒店與旅游業(yè)管理”碩士
浙江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護理學”學士
溫州醫(yī)學院與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聯合培養(yǎng)視光學博士
南昌大學與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合作培養(yǎng)企業(yè)管理碩士
重慶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工程項目管理”碩士
重慶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培養(yǎng)“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碩士
廣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聯合培養(yǎng)“國際會議”碩士
中山大學與法國國家企業(yè)管理教育基金會暨里昂第三大學合作舉辦國際貿易高級專業(yè)文憑課程
中山大學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頓管理學院合作培養(yǎng)工商管理碩士
云南師范大學與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聯合培養(yǎng)英語文學碩士
西安醫(yī)科大學等8所院校與泰國清邁大學聯合培養(yǎng)“高級護理”碩士
長春稅務學院與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合作培養(yǎng)電子商務商學學士
吉林大學與加拿大萊姆頓應用學院,、美國諾斯伍德大學等校合作舉辦學士學位教育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作培養(yǎng)“運輸與物流管理”學士
鄭州工業(yè)大學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合作舉辦工商企業(yè)管理學士學位教育
6. 中國海洋大學中美合作
2020年中國海洋大學計劃在山東省內招生1067人,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類招生6個專業(yè)(類),,計劃招生人數為254人,;高高校專項計劃招生18個專業(yè)(類),招生人數27人,;綜合評價招生3個專業(yè)(類),,計劃招生總數為40人;普通類常規(guī)批招生48個專業(yè)(類),,計劃招生總數為746人,。(最終招生計劃以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7. 中國海洋大學與國外大學合作
國家海洋局與教育部共建北京大學等十七所高校合作共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中山大學17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