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陸分異是什么
(1)熱帶雨林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緯10°之間)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典型地區(qū):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
典型植被:熱帶雨林
高原山地氣候
(2)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濕季多雨(有干濕兩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熱帶雨林兩側(cè)(南北緯5°~15°)
成因:低壓(濕季)與信風帶(干季)交替控制
典型地區(qū):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亞北部和南部
典型植被:熱帶季雨林
(3)熱帶沙漠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沿岸(南,、北緯15°~30°)
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與信風帶控制
典型地區(qū):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
典型植被:熱帶荒漠
(4)熱帶季風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夏季多雨,有旱雨兩季
分布: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北緯10°至25°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亞熱帶氣候
典型地區(qū):亞洲中南搬到,印度半島
典型植被:熱帶季雨林
(5)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特點: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成因: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交替控制
典型地區(qū):地中海沿岸
典型植被: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6)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特點: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分布:北緯25°~35°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典型地區(qū):我國秦嶺—淮海以南地區(qū)
典型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7)溫帶海洋性氣候
特點:全年溫和,降水均勻,最冷月大于0℃
分布: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成因:受中緯西風和副極地低氣壓控制
典型地區(qū):西歐
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8)溫帶季風和大陸性濕潤氣候
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南北緯35°~55°左右的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典型地區(qū):我國華北,東北,日本和朝鮮半島北部
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9)溫帶大陸性氣候
特點:冬夏溫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北緯35°~50°大陸內(nèi)部
成因:距海較遠,緯度較高
典型地區(q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nèi)部地區(qū)
典型植被:溫帶草原和荒漠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特點: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分布:北緯50°~70°之間的大陸
成因:全年受極低氣團控制
典型地區(q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典型植被:亞寒帶針葉林
(11)極地苔原氣候
特點:全年嚴寒
分布:北半球極低附近的沿海
成因:緯度高,受極低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
典型地區(q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典型植被:苔原
(12)極地冰原氣候
特點:全年酷寒
分布:南北半球極低附近內(nèi)陸
成因:緯度高,受極低氣團控制
典型地區(qū):南極大陸,格陵蘭島
典型植被:冰雪裸地
(13)高原山地氣候
特點: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
成因:地勢高,地勢起伏不大
典型地區(qū):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脈
典型植被:垂直分異
2. 海陸分布的意思
海陸位置是某地理事物相對于海洋,、陸地的位置關(guān)系,中國的海陸位置:中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而海陸分布指四大洋、六塊大陸在地球上的分布:在南北半球,、東西半球,、陸半球水半球的分布,如亞歐大陸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東半球,、陸半球。
海陸位置是主要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之一,,海陸分布是科學家經(jīng)過不斷探索得出的結(jié)論,。
3. 海陸分異的定義
中國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分異格局,,分異過程和原因:
1,、從赤道到兩極分異規(guī)律,表現(xiàn)為從南到北植被分布依次為: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這是以不同緯度之間熱量差異為基礎而形成的,。
2、沿海向內(nèi)陸分異規(guī)律,,在我國主要表現(xiàn)為由沿海到內(nèi)陸的植被分布依次為森林,,草原,荒漠,。這是以海陸位置的不同導致的水分差異為基礎形成的,。
3、垂直地帶性差異,,是由于海拔的高低而導致的熱量的差異,,海拔越高,氣溫越低,能得到熱量也越少,。因此,垂直地帶性差異的表現(xiàn)與從赤道到兩極分異相類似,,只不過是將這個表現(xiàn)是垂直而不是水平的,。
擴展資料:
中國自然環(huán)境基本特征:
1、區(qū)域位置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2,、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占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勢自西而東構(gòu)成三級階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極高山和高原面組成,有“世界屋脊”之稱,。
3,、地貌
中國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臺灣山脈、巫山和橫斷山等山脈,。
4,、河流
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淮河,、海河,、遼河、雅魯藏布江,、塔里木河,、瀾滄江、怒江,、閩江,、錢塘江、韓江,、鴨綠江,、圖們江、漢江,、湘江,、贛江、濁水溪,、南渡江,、灤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及京杭大運河,、靈渠,、膠萊運河、里下河等運河,。
5,、氣候
中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類型,,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氣候帶,。
4. 海陸差異什么意思
導致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存在明顯和不明顯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大小.
以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與北美大陸和大西洋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為例.
亞歐大陸比北美大陸面積大,內(nèi)陸地區(qū)離海洋比較遠,受海洋的影響較小,大陸性更明顯.即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相比,夏季的增溫更快,氣溫更高,;而冬季則降溫更快,溫度更低;
而太平洋的面積也比大西洋大,同理可得太平洋的海洋性更強,夏季增溫更慢,氣溫更低,冬季降溫更慢 ,溫度更高,。
5. 海陸分異的原因
【答案】錯【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了地域分異規(guī)律形成的原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導致了各地熱量和水分的差異,。所以說引起形成地理環(huán)境地域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和水分,,而土壤和植被是差異的表現(xiàn)形式。
6. 海陸地域分異規(guī)律
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有三條:
①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
③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故答案為:①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②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③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