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蝠鲼魚帶的那個表
一,、科屬不同
二者同屬于軟骨魚綱板鰓亞綱,,但蝙蝠魚是燕魟目鲼科蝠鲼屬,,而鰩魚是鰩形目鰩科鰩屬,。由于從目就不一樣了,,所以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可以看做兩種不同的魚類,。
二、外形差異
蝙蝠魚的身體扁平,,頭部較寬,,兩側(cè)有胸鰭分化而來的兩個頭鰭。胸鰭比較肥厚,,如同翅膀一樣,。背鰭很小,尾巴又細又長,,有的頂部還有一個或多個毒刺,。它的牙齒又細又多,鰓孔寬大,。鰩魚的身體呈圓形或棱形,,胸鰭很寬,從吻端一直擴伸到尾部,,背鰭有兩個,。
三、分布不同
蝠鲼主要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地區(qū),,很少會停留在海底,,一般從海岸附近的表水層到120米深的地方都能見到,我國在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有發(fā)現(xiàn),。鰩魚的分布范圍則廣泛的多,從熱帶到北極附近的水域都有,,而且無論是淺海還是2.7千米深的地方也有分布,,我國主要在東海和南海一帶。
四,、食性不同
蝠鲼通常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通常會在珊瑚礁附近覓食,游動的時候,,前鰭可以將食物送到嘴中,,其鰓耙則將水濾出,食物留下,。鰩魚通常以海底的動物為食,,比如蟹類和龍蝦,長大后可以捕食烏賊等軟體動物,。
2. 蝠魟魚圖片
魟魚類的背鰭變化而產(chǎn)生一種尖銳的毒刺,,人被刺時,有時會因此而死,。毒刺每年會更新,。魟魚一般生活在水深約淺于100米的海域。魟魚是以形如翅膀形狀的胸鰭以波浪狀的擺動方式來游動,就如同在水中飛翔一樣,,非常美麗,。魟魚為了避免在多沙的海床下吸入過多的沙粒,在身體的上方,,靠近眼睛的部分有一個具有如單向閥功能的孔口,,魟魚可從這個孔口吸入海水,再從身體下方的鰓孔排出,,可以過濾海水,,避免吸入過多的沙粒。
某些生活在遠洋的魟魚,,如:Manta Ray(蝠魟),其呼吸方式則與其他海洋魚類相同,。魟魚特有的單向閥孔口使他們能夠在沙床下生活,,并以貝類、甲殼類及小魚生物為食,。魟魚與鯊魚的血緣關(guān)系相近,,都具有軟骨骨架的身體,鰓為細長條切口狀,。
魟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游動物,,所以它們的牙齒變成平板鋪石狀,而不像鯊牙的三角形銳牙這么可怕,。所以魟魚性情溫和也沒有攻擊性,,在海里如果看到魟,一點也不用驚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細地觀察,。
尾巴特別細長的黃土魟,尾巴上的毒棘清晰可見,。
當然魟也有它尋求自衛(wèi)的方法,,在它們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須要特別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掃起來刺到,,會引起紅腫發(fā)燒,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
潛水人員在沙泥底活動時也要小心不要踩到隱身躲在沙地上的魟,或是故意去逗弄和激怒它們,。中國沿海因為大量捕捉,,所以在海里已經(jīng)甚少看到鯊或魟。魟魚(圖2) 魟在分類上屬于軟骨魚類的亞目,全世界共有六個科158種,。除了“深水尾魟”科臺灣沒有外,,其他五個科臺灣都有。包括有六對鰓,,吻部長而透明的“六鰓魟”,,全世界的五種里有四種還是臺灣發(fā)現(xiàn)的。
其余的魟都是五對鰓,,其中的“魟”科,,尾細長沒有尾鰭;“扁魟”科有背鰭和尾鰭,;“燕魟”科體盤特別寬,,尾巴很短;以及頭部明顯鼓起來比體盤高,,使眼睛和噴水孔變成長在頭兩側(cè),,胸鰭只延伸到眼的后面為止的“扁魟”科,包括了前面所提到體型很大的蝠,,牛鼻和魔鰩三大類,。
這其中的蝠魟長相最為奇特,因為在它的頭上還有向前突出,,看起來像耳朵的頭鰭,,它就是利用這兩片頭鰭把小魚或小蝦等獵物驅(qū)趕進入口中來幫助攝食。如果把這雙頭鰭也算作是附肢的話,,那么蝠魟大概是脊椎動物中唯一具有三對有功能附肢的動物了,。魟魚(圖3) 產(chǎn)地:巴西、申古河流域
盤體可達50cm
水質(zhì):pH 5.5~7.2
水溫:24~32℃
黑色的盤,,體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通常成3,、2、1排列),,是其最大的特征,。
永不退流行的黑白雙色系,造就黑白魟成為市場上超高人氣的魚種黑白魟身上白色圓點的大小,、形狀,、排列、顏色,,及表面的粗糙度,,會因采集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當飼養(yǎng)過程中水質(zhì)出現(xiàn)變化(水溫,、PH劇烈震蕩,、亞硝酸太高...等)魟魚(圖4)
常會出現(xiàn)白點拖長的現(xiàn)象,,也就是俗稱的“跑點”。
這是水質(zhì)劣化的警訊,,應(yīng)立即加強水質(zhì)管理,。
蝦、泥鰍,、小魚....等餌料接受度高,。
在淡水魟魚中屬于飼養(yǎng)難度不高的品種。 英文俗名:earl ray
pH值屬于弱酸性,,約為6.2~7.0,,水溫維持在22~28度。
屬名后面出現(xiàn)“sp”表示這魚雖和這個族群魚種類似,,但是還沒辦法確定它的學(xué)名,,或許是個尚待鑒定的個體。
近4年來,,新發(fā)表魚種,,對其品系仍有許多爭議,最初出現(xiàn)在上,,曾引起一番的討論。此魚的基底色為淺黃色,,而斑紋為黑色的圓形斑點,,部分斑紋會呈不規(guī)則,部分斑點上會呈現(xiàn)8字紋,。曾被稱為88魟,,曾創(chuàng)下魟魚史上的高價位…….....誰叫愛“8” 這個字。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珍珠魟類的變異個體,,但依其進口數(shù)量來看,,可能是一獨立族群,尚待確認,。
飼養(yǎng)上,,應(yīng)與珍珠魟類似,未普及所以資料有限,,最大體盤直徑40cm,。 英文俗名:FLOWER RAY
又稱:金帝王魟;黃金帝王魟,;巴西帝王魟,;梅花帝王魟。
由于黑黃相間的紋路,,的尾部(尾刺后)以及白色的腹部,,而被歸為帝王魟,。
早期,因從巴西進口,,故稱巴西帝王,,與秘魯進口的帝王魟(Potamotrygon menchacai)做區(qū)分。經(jīng)查證,,主要產(chǎn)地為,,轉(zhuǎn)口巴西再出口,進口數(shù)量不多,。
近2年,,市場上改以金帝王魟或黃金帝王魟稱之由于每年進口均為20cm左右幼體,故價格上并不算高(比同size的帝王魟便宜),。
但是,,德國的訊息,此魚報價比一般帝王還高,,與臺灣完全相反,,豈不怪哉?
飼養(yǎng)上具有較高難度,,未見成體,。 學(xué)名:Potamotrygon menchacai
英名:Tiger ray
水溫:24~29℃
pH值:5.8~6.5
體盤長:50~60㎝
產(chǎn)地:以南美秘魯一帶為主魟魚(圖5)
又稱為帝王魟或老虎魟。在澹水魟魚中算是體形較大的種類,。圓形體盤的正前端,,有略向前突的尖形模樣,與其他種類相比體盤較扁平,。體表由不規(guī)則的條狀及圓圈狀之黑色或黃色花紋組合而成,,勾畫成一幅迷幻的圖騰,十分美麗,,突出的體色表現(xiàn)也使其成為廣受歡迎且知名度極高的品種,,而其黃、黑條紋的色彩搭配,,猶如老虎 身上黃黑相間的皮毛,,老虎魟(Tiger ray)之名由此而來。此種算是較文靜的魟魚種類,,飼養(yǎng)上不會太困難,。 (豹魟、龜甲,、綠豆魟…等)
產(chǎn)地:秘魯,、亞馬遜流域
盤體50cm以上
水質(zhì):pH 5.5~7.2 >溫度24~32℃
大型的南美魟魚,體健容易飼養(yǎng),,是個不折不扣的,。
豹魟變異種繁多,,在紋路、點,、棘刺等表現(xiàn)上有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很難具體描述其特征,比較容易識別的有: 體色多為黑,、咖啡色系,; 圓點較小且多而密,分布均勻,; 體幅邊緣成整圈的淺色細邊,。 又稱:假黑白魟
據(jù)AQUALOG的鑒別目錄“澹水魟(Freshwater Rays)”上簡稱代號~P12,和黑白魟極為類似,。
主要產(chǎn)地:在巴西,,只是河域不同,容易飼養(yǎng)的入門魚種最大個體可達60cm,。
金點魟和黑白魟最大的差異: 金點魟的體色較偏褐色,; 而點多為金黃色,點比黑白多且亂,; 體盤的正負兩面外圍有碎金點環(huán)繞,,腹部有明顯斑點; 皮膚表皮有明顯疣狀禿起物,,為粗糙面,,黑白則為絨質(zhì)表皮。 pH:6.5~7.2之間
水溫:22~25℃
特征:背部呈現(xiàn)出蜂窩狀的紋路魟魚(圖6)
產(chǎn)地:巴拉圭境內(nèi)的河系和巴拉那河的下
游地區(qū),。這是澹水魟魚之中最大型的品種,通常都在1公尺以上,,最大者可超過1.5公尺,。其全身呈灰褐色,并布滿暗褐色的大龜甲形狀,,尾部短而胖,,只要喂食蝦,小魚即可,,因此飼養(yǎng)并不困難,。
而它們很容易經(jīng)由以下共同性的特征而辨別出來:比較小的眼睛;尾長明顯的比體盤的直徑還短,。 pH:7.0上下
水溫:26℃左右
產(chǎn)地:巴西及
體累:最大45公分左右
其基本的體色是明顯的白色的底色,,成體身上的斑點顏色也比較澹,而體盤邊緣的圓點較小,,且有二,、三列之多,。
魚體的背部很粗糙,魚體尾柄前半段的小型突刺比一般魟魚較大而明顯,,是它們的特征之一,。 學(xué)名:Potamotrygon motoro
英名:Ocellate river stingray;Motoro Stingray
水溫:24~26℃,;pH值:5.0~6.0
體盤長:50㎝
產(chǎn)地:巴西,、秘魯、境內(nèi)亞馬遜河,、奧利諾,、科河及烏拉圭、巴拉圭河水域與多數(shù)的澹水魟一樣,,此類魟魚在自然環(huán)境中多生活在澹水河域中的底層,。觀賞價值高且價位合理的珍珠魟類,在魟魚中算是較普及且愛好者接受度很高的一種,。雖然同樣名為珍珠魟,,但由于產(chǎn)地的變異性、個體間的雜交及花紋的多樣化,,使得以Potamotrygon motoro為名的珍珠魟類個體,,每只的花紋及顏色皆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魟魚(圖7)
3. 海洋魚類蝠鲼
可以吃,。 蝠鲼,,又被稱為“魔鬼魚”,屬軟骨魚綱蝠鲼科幾個海產(chǎn)屬魚類的統(tǒng)稱,。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jīng)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覓食,性情溫和,。
4. 海蝙蝠 鰩魚
鰩魚形似蝙蝠有條長長的尾巴,,以小魚小蝦浮游生物為食性格溫合又稱,魔鬼魚,,鯊魚體形呈仿錘形,,性格暴力以大型魚類為食,。
5. 海鰩魚和蝠鲼
答:和蝠鲼魚長的很像的魚是鰩魚。蝠鲼和鰩魚的外形雖然大致相似,,但是也有很多細節(jié)上的差異,,比如蝠鲼魚雖然也是扁平的片狀身體和劍狀的長尾巴,但是它的身體兩側(cè)看起來像極了蝙蝠翅膀,,并且腦袋前還長有兩個由胸鰭演化而來的頭鰭,,看起來就像鉗子般的大顎一樣,而鰩魚整體看起來更加圓潤,,胸鰭非常寬,,并且它還長有兩個背鰭。
6. 海洋館里的是蝠鲼還是鰩魚
1,、外形不同:鰩魚和魔鬼魚雖然長得像,,但鰩魚有尾鰭或背鰭,而魔鬼魚只有頭鰭或吻鰭,。
2,、大小不同:魔鬼魚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鰩魚遠不及魔鬼魚,。一般鰩魚長達2.5米,,而最大的魔鬼魚會超過7米。
3,、攻擊性不同:魔鬼魚有強大的攻擊性,,容易置人于死地,因此被稱為“魔鬼魚”,,而鰩魚的攻擊性小得多,。
7. 海蝙蝠魚圖片
海蝙蝠又叫鲾鲼,生活在熱帶海洋中,,我國南海,、臺灣海域也是它經(jīng)常出沒的場所。它的身體在6米長左右,,體重可達1-4噸,頭上長有2個突出來的,、可以擺動的肉角,,叫做“頭鰭”,位于眼睛兩側(cè),,能夠自由的轉(zhuǎn)動,。在捕食時,兩個頭鰭就不停的擺動,,好象兩只手一樣,,把食物迅速的撥進寬扁的嘴里,,飽飽的美餐一頓。
在它身體的兩側(cè),,有兩個寬闊而扁平的胸鰭,,與身體相連接,形成一個可以在海洋當中自由“飛翔”的“翅膀”,,伸展開后可達5-6米寬,。
游泳的時候,它的胸鰭能作波浪形擺動,,就如同鼓翼飛行的蝙蝠一樣,。
鲾鲼的背部為灰綠色,上面覆有白斑,,腹部雪白,,身體后端還有一條,好象鞭子一樣的長尾巴,,在游泳的時候,,能夠起到平衡的作用
8. 海里的魚蝠鲼
蝠鲼、鰩魚,、魟魚體形相似都被認為是魔鬼魚,,它們的外形像是海里的蝙蝠,體型巨大,,習(xí)性怪異,,行蹤十分神秘,可以躍出水面數(shù)米高“飛翔”,,翻跟頭墜入海面會發(fā)出巨響,,蔚為壯觀,像傳說中的海怪一樣的震撼人心,。巨大的力量足以掀翻摧毀小船,,巨大的“雙翼”能把人拍死。其實魔鬼魚是吃素的,,吃浮游生物(突然想到,,看來吃素并不能減肥啊,鯨魚,、大象這些體型龐大的動物,,都是吃素的。)為什么魔鬼魚要砍尾巴,?魔鬼魚的尾部2處有刺,,相當鋒利,并且?guī)в猩窠?jīng)毒液。魔鬼魚是一種性格溫和的魚,,但是受到威脅時,,為了自衛(wèi)會主動攻擊,人類遭其尾刺攻擊會非常疼痛,,有經(jīng)驗的釣客捕獲到,,都會先將尾鰭切除,避免被刺傷,。魔鬼魚這些年都快混成瀕危物種了,,因為過度捕撈,魔鬼魚數(shù)量急劇下降,。人類才是真正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