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陸地地形和海洋地形
陸地地形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
海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等海底地形,。2. 陸地地形和海洋地形一樣嗎
1.陸地地形全為正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上,,海底地形全為負(fù)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下,。
2.海底的各種地形都較陸地的各種地形要大,,要廣。
3.陸地地形的不同對生物的分布的影響要比海底地形大.陸地地形對生物的分布的影響主要是海拔,,受日照長度影響的氣溫,,和植物對光的需求不同.海底則是水深與鹽度。
3. 陸地地形和海洋地形的區(qū)別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各種各樣形態(tài),,地球表面的地形都是在內(nèi)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部分。海底地形的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類型有著不同的特征,,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五種陸地基本地形。
第一種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原是指 海拔在200米以下,,許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的區(qū)域,。由于平原地形海拔很低,,所以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區(qū),特別是河流中下游地區(qū)和濱海地區(qū)多分布平原地形,。世界上著名的平原有亞馬孫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北美中央大平原,、東歐平原,、西歐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等,我國的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不過也有一些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上,比如成都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
第二種地形是“高原”地形,和平原地形“低而平”相對應(yīng),,高原地形多表現(xiàn)為“高而平”,,高原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上方平坦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qū)域。世界上主要的高原有巴西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北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墨西哥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圭亞那高原等,。我國的四大高原為青藏高原,、內(nèi)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其中內(nèi)蒙古高原十分平坦,,而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屬于比較崎嶇的高原,而內(nèi)蒙古高原屬于較為平坦的高原,。
第三種地形是“丘陵”地形,,與平原、高原這兩種相對平坦的地形不同,,丘陵和山地屬于相對崎嶇的地形,,丘陵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至500之間,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有一定起伏的區(qū)域,。世界上主要的丘陵包括哈薩克丘陵、帕勞瑟丘陵等,,我國的丘陵包括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等,。
第四種地形是“山地”地形,山地和丘陵在形態(tài)上十分相似,,只是要求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更為陡峭的區(qū)域,根據(jù)海拔不同可以分為低山,、中山,、高山和超高山等。山地多呈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多列成因相同的山脈組成“山系”。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秦嶺山脈、祁連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等,。
第五種地形是“盆地”地形,盆地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中唯一沒有海拔要求的地形,,盆地顧名思義,,就是像一個“盆”,也就是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形態(tài),,根據(jù)地形的封閉程度可以分為完全型盆地(四周封閉性較好)和非完全型盆地(四周封閉性較差)。世界上主要的盆地有剛果盆地和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等,,我國的四大盆地分別是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準(zhǔn)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
4.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類型
海底地形,,根據(jù)形態(tài)大致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過度地帶,,是陸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說是被海水覆蓋的陸地,一般大陸架的水深不超過200米,,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是大陸架海區(qū),。從大陸架向大洋方向前進,,在大陸架的邊緣通常會出現(xiàn)一個坡度很陡,深度越來越深的陡坡,,我們稱為大陸坡,。大陸坡可以理解為是大陸和大洋的連接部分,大陸坡的深度從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溝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為海底的溝槽,其形態(tài)通常是狹長的,,而且兩壁陡峭,,海溝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其深度達到了11034米,。海溝是板塊運動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塊和陸地板塊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體部分,,是海底相對平坦的區(qū)域,面積巨大,,屬于典型的大洋地殼,,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們通常把洋盆稱為深海平原,。海嶺就是指海底的山脈,,海嶺兩側(cè)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嶺的高度可達3000至4000米,,長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嶺的形成是板塊張裂的結(jié)果,多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由于海底板塊的張裂,,使得下方巖漿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終形成海嶺,。
5. 海洋是地形還是地貌
我國海域遼闊,自北向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相鄰海域的分界線分別為:①渤海-黃海:遼東半島的老鐵三岬,、山東半島的蓬萊角;②黃海-東海: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濟州島的東南角,;③東海-南海:廣東的南澳島、臺灣島的鵝鑾鼻,。
海洋自然地理特點:水深,、海底地形、底質(zhì),、島嶼及其在戰(zhàn)略,、戰(zhàn)役上的作用;海岸情況,、瀕海陸地及登陸與抗登陸的條件,;海峽或水道的數(shù)量及通航條件;海洋水文要素(潮汐,、海流,、波浪,、水溫、鹽度,、透明度等)和海洋氣候要素(氣溫、降水量,、風(fēng)向,、風(fēng)力、能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