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能釋放氧氣嗎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地球上氧氣的來源僅有10%是由陸地上的綠色植物提供的,而有90%的氧氣來自海洋,源于地球地殼深處?蘇聯(lián)科學家指出,海水在陽光照射下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熱帶地區(qū)的海洋一年四季都可以放出氧氣?印度洋和大西洋放出氧氣最多,而太平洋的深水層卻相反地吸取大氣中的氧氣?
海洋中一種極細小的海藻是氧氣的提供者,它們每年能夠向大氣提供大量的氧氣,并凈化著大氣?如果海洋干枯或者海藻全部毀滅,地球上的人類和所有其他生物都會因缺氧而死亡,這說明了海洋產生氧氣的重要性?
蘇聯(lián)地質學家瓦西里·普加特夫博士提出,隨著海水深度增加,其含氧量逐漸減少?可是,當?shù)搅艘欢ㄉ疃纫院?海水中的含氧量又會重新增加,而且越往下越多,靠近海底的水,氧氣就會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這種氧氣是從海底斷層?海底火山中隨巖漿流出而大量溢出的?這種氧氣過飽和的海水向大氣釋放氧氣,也就是說,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不是以往人們認為的植物,而主要是海洋中的海藻和地殼深處?
2. 海洋能釋放氧氣嗎為什么
沒有空氣,,有氧氣,。
1,,氧氣是藻類和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中的氧置換出來的。氧氣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會上升,,海里的植物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氣,所以說單位面積的海水中的氧氣能夠維持海洋生物的生活,。
2,,氧含量為4.46~5.63毫米/升,北部氧含量(〉5.6毫米/升)高于南部(〈5.2毫米/升),。廈門以北海域呈由近岸向遠岸遞減的分布趨勢,廈門以南海域分布均勻,,峽區(qū)中線及臺灣淺灘附近氧含量較低(〈5.0毫米/升),。
3,20℃1標準大氣壓時,,氧氣的溶解度是0.031,。注意用的是體積,所以換算成質量溶解度的時候肯定是低于0.01的,。
3. 海水能釋放氧氣
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氣主要是由大氣和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在一般情況下,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氣,,足夠為各種海洋動物提供呼吸所需,。也正因為有了這些氧氣,海洋動物才得以無憂無慮地在海洋中生活,。
一旦海水中的氧氣大量減少,,這些海洋動物將面臨無氧可用的險境。氧氣的缺失將使海洋動物無法呼吸,,進而導致它們大量地死亡,,嚴重地危害著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安全
4. 海洋深處有氧氣嗎
水對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增大,水的壓強隨深度線性增長,因此深度越深,溶氧量越大
旋流和洋流可造成海洋表面的水和海洋深處的水進行交換,海面是海水和空氣接觸的地方,可以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只是遠離大陸的外海空氣成分較為穩(wěn)定,且遠離人類居住區(qū),二氧化碳濃度較低,二氧化碳和氧氣也來自于大陸中的碳氧循環(huán)過程.而這得自于季風等空氣大規(guī)模流動.深海中的洋流也會相對緩解這種狀況.
因此,大量的海洋動物主要集中在1000米深度之內的淺海區(qū),這里也同時適用于海洋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這里是海洋碳氧循環(huán)過程的主要集中區(qū).
5. 海洋生物需要氧氣嗎
海洋中的溶解氧,,主要是來自空氣中的氧氣向海水中的溶解過程,。另外,淺海的水生植物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比如海藻,。
海藻可以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它們行光合作用,,所釋放出來的氧氣,更是動物們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繽紛熱鬧,,海藻的功勞實不可沒。
相關原理:
海洋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能量,。
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不具有葉綠體,,而直接由細胞本身進行。屬于原核生物的藍藻(或者稱“藍細菌”)同樣含有葉綠素,,和葉綠體一樣進行產氧光合作用,。
事實上,普遍認為葉綠體是由藍藻進化而來的,。其它光合細菌具有多種多樣的色素,,稱作細菌葉綠素或菌綠素,但不氧化水生成氧氣,,而以其它物質(如硫化氫,、硫或氫氣)作為電子供體。不產氧光合細菌包括紫硫細菌,、紫非硫細菌,、綠硫細菌、綠非硫細菌和太陽桿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