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美景待人游 --威遠縣旅游風光攬勝 蜀中名縣威遠縣,是一個旅游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的縣,,在1289平方公里的面積內(nèi),,聚集有“三湖一寨、兩山兩寺一塔”等省,、市,、縣級旅游風景名勝。 長沙壩水庫和葫蘆口水庫是“三湖”中的兩大人工湖泊,,習慣于統(tǒng)稱“長葫水庫”,不僅因為它們都處在威遠河中游,,更重要的它們 是聯(lián)合運行的梯級水庫,,就象一對孿生姐妹,手挽著手,、肩并著肩,,為地處四川南部的自貢市和威遠縣的人民無私奉獻著甘甜的乳汁。 作為四川省的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長葫水庫分別建成于1971年和1979年,,長沙壩水庫為漿砌條石壩頂溢流單拱壩,總庫容4574萬方,?!伴L沙壩水庫”五個大字是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親筆書寫,。葫蘆口水庫為漿砌條石溢流重力壩,總庫容7580萬方,,兩座水庫的總庫容達1億2千多萬方,。 長葫水庫作為人工湖泊,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留給我們的是生生不息的幸福源泉,,還有旖旎風光,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 如果說清溪河是一條綠色的飄帶,,那么長葫水庫就是飄帶上兩顆璀璨的明珠。 長沙壩水庫有大小港岔200多條,,半島50多個,。兩岸山巒起伏,絕壁懸崖,,綠樹成蔭,。湖水清澈透明,漁舟唱晚,,波光粼粼,。 在長沙湖景區(qū)既有興隆場、神仙溝隋代文化遺址,,又有雕刻精美的觀英灘貞節(jié)牌坊,,還有六十年代留下的戰(zhàn)備山洞。 葫蘆口水庫峽谷風光獨特,,湖光山色優(yōu)美,。蕩舟湖中,驚起群群白鷺,,可體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意境。距湖尾約4公里處有一天然溶洞,,尚待考察,,開發(fā)。 船石湖是“三湖”中最嬌小玲瓏的一個,,與她相鄰的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白牛寨森林公園,。 船石湖風景區(qū)湖中的綠水和公園的青山相互映襯,相益得彰,,總面積達16平方公里,。 船石湖內(nèi)景點繁多,有大小港岔200多條,,半島和島嶼近100個,,有紅豆樹,、相思洞、孔雀寺廟等,。詩曰:紅豆相思情綿綿,,織布梭子立湖間。三峽飛鳥松翠綠,,神象情態(tài)從萬千,。相思洞天寄相思,香爐繚繞升紫煙,??兹杆聫R話孔雀,臥波虹橋醉心甜,。兩岸蒼松百鳥啼,,滿湖碧水波光艷。溪中嬉戲湖中追,,驚起飛鳥繞船帆,。湖底石郎魚作伴,巖邊紅豆水洗顏,。 森林公園內(nèi)植被繁茂,,山峰聳立,溝谷縱橫,,流水潺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上觀光了望塔,十幾公里外的“五寶墩”,、“倆母山”都近在咫尺,,眼前“云繞青山,碧波蕩漾,,霧起云飛,,松濤陣陣”。 船石湖風景區(qū)和白牛寨森林公園旅游服務設施齊全,,是舉行會議和游人觀光度假、休閑避暑,、親朋聚會的理想場所,。 “百里來龍兩母分,蜿蜒飛架半天云”,、“壓盡陵州百萬峰,,巋然兩母在云中”,。這是古代詩人對倆母山的形象說明。 倆母山地處威遠縣西北山區(qū),,海拔834米,,為古代陵州(仁壽地域)最高的山峰,是清溪河,、越溪河的發(fā)源地,。其山雙尖挺秀,一大一小,,相伴而立,,似母女殷殷相望。因此圍繞她,,古往今來,,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遠古時代,四川是一片汪洋,,名為西湖,。昆侖山龍神爺劈開三峽,引湖水奔向大海,,繼后命弟子母女二人來此立山,,各居一峰,廣播善緣,,數(shù)百年后母女歸西成道,,化作兩山,以此得名“倆母山”,。 倆母山自古就是燒香信眾慕名朝拜的佛教名山,,也是文人騷客燕游吟詠的聚會勝地。清末詩人吳少游登臨兩母,,留下了贊美的詩句: 上到陵州第一峰,,雙尖特秀半凌空。 中分二水江沱壯,,總領諸山世界雄,。 風月無邊排大小,乾坤并峙列西東,。 遙遙兩母參天日,,照透雞冠頂上紅。 倆母山不僅秀,,而且周邊的群山也很美,,有天池甘露,五梅奇峰,半邊古剎,,向寨春風,,雞冠煙雨,香爐殘月,,鐵門云封,,柜巖晚霞等八景,其中向家寨為威遠境內(nèi)有名的古寨之一,,寨內(nèi)山門遺跡尚存,,山形奇異陡峭,林木蔥蘢,,宛如世外桃源,。當?shù)厝饲捎脗z母山周邊這些自然景觀吟詩贊美。 補充: 兩母天燈照中華,,半邊鐘鼓響萬家,。 馬下雙河吃氵翁 水,雞過鐵門啄梅花,。 如今倆母山已被列為我縣第二批佛教朝會之地,,當?shù)卣阎诌M行旅游規(guī)劃,修繕寺廟,。相信不久,,這里將成為人們登山休閑,回歸自然的好去處,。 大自然不僅饋贈給威遠人一座佛教名山--倆母山,;而且還饋贈給威遠人一座道教名山,這就是著名的老君山,。 老君山分為大老君山和小老君山,。相傳它們都是太上老君煉丹留下的丹爐。其中尤以大老君山最為有名,。 大老君山,,又名榮德山。自隋朝以來就是榮威兩縣的界山,。南宋《輿地紀勝》一書記載:“榮德山,,其高插天,資州,、昌州,、富順皆見之。其山在川谷之中,,獨拔五百余丈,,中有希夷觀、老君祠,半山有唐刺史薜高丘立摩崖碑”,。清代乾隆《威遠縣志》說:“大老君山,在縣西四十里,, 聳秀拔,,方若削壁,高矗云表,,近五百余尋,。上有老君祠,修道石崖十四所,。有池,,古開千葉蓮。宋興隆元年相傳陳希夷曾寓此,,故又名希夷山”,。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陳希夷先生是不是真的來老君山住過,還有待考證,,但從這些記載可知,,大老君山早在唐宋時代就成為川南有名的道教名山了。 老君山自古既是道家的修煉之地,,也是達官顯貴,、文人騷客登臨賦詩的絕好場所。至今山上不僅保存有較好的唐宋道教造像,,而且還留存有歷代文人的石刻題詩,。 葫蘆口湖風景區(qū),不僅是一個水庫,,還有著雄偉壯觀的大壩,,開闊的湖面,翠綠的湖水,,湖邊的小山村寧靜,,是一個散心的好地方。 靜寧寺,,集儒,、佛、道三教于一體,,融寺廟與園林藝術于一身,,在巴山蜀水及東北各地久負盛名。 船石湖,,四季山青水碧,,是游人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內(nèi)江羅家大院農(nóng)家樂,,燒的農(nóng)家菜味道很好,,菜式多,價格也便宜,,環(huán)境好,,周邊也清靜。 威遠縣隸屬四川省內(nèi)江市,,地處內(nèi)江市西北部,,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jīng)104°16′~104°53′之間,。東鄰內(nèi)江市市中區(qū),南連自貢市大安區(qū)和貢井區(qū),,西界自貢市榮縣,,北銜資中縣,西北與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接壤,。 威遠縣幅員面積1289平方千米,轄20個鎮(zhèn),,總人口為72.8422萬(2016年),,2016年,威遠縣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317.4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7.7%,,人均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為53409元。 威遠縣分低山和淺丘兩類地貌,,“威遠穹窿”有902平方千米,,涵蓋了1.8-1.3億年地質(zhì)歷史,是中國最大的穹窿地質(zhì)區(qū),,也是四川唯一一處三疊紀地質(zhì)出露區(qū)域,。其間分布著300余座方山臺地、58條深切峽谷,、40多個湖泊,、90余處古寨、63萬畝森林,。威遠縣氣候?qū)賮啛釒Ъ撅L暖濕氣候區(qū),,常年溫濕多霧,年均氣溫18℃,,無霜期329天,,霧期280多天,。最熱天氣氣溫比周圍城市低6-10℃,被稱為“紅盆中之綠島,,熱盆中之涼臺”,。還有有煤、天然氣,、白云石,、石英砂等20多種礦產(chǎn)蘊藏。 威遠縣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縣,,取“威名遠震”之義;境內(nèi)先后涌現(xiàn)了胡馭垓,、羅世文,、唐琳等人物;威遠古有“鏡塘夜月,,沙岸晨鐘,,白塔抹煙,紫金疊翠,,橫山落照,,高洞飛流,古佛洪崖,,老君丹灶”八景,。而今有穹窿風光、古寨集群,、林海氧吧,。觀英灘鎮(zhèn)獲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慈菇塘獲評省級森林公園,;還有有煤,、天然氣、白云石,、石英砂等20多種礦產(chǎn)蘊藏,。 |
上一篇:汾水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淶水峨峪瀑布要門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