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書十大書法家,?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圣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蘭亭序》 二:王獻之 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山東臨沂,,生于會稽(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詩人、大臣,,晉簡文帝司馬昱的駙馬,。王獻之官至中書令,為與族弟王珉區(qū)分,,人稱王大令,,與其父并稱為“二王”。 王獻之《新婦地黃帖》 三:王珣 (349~400),,字元琳,,小字法護,東晉瑯邪臨沂人,。著名書法家 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羲之 再從侄,。王珣生于晉穆帝永和五年,,卒于晉安帝隆安四年。孝武帝司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學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虜將軍,,并領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遷尚書令,,加散騎常侍,,尋以病卒,終年五十二歲,,謚獻穆,。 王珣《伯遠帖》 四:歐陽詢 (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楷書字體,,成為后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楷書《蘭亭記》行書有《行書千字文》。 歐陽詢《張翰帖》 五:李邕 (678~747),,即李北海,,也稱李括州,唐代書法家,。字泰和,,漢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人,。其父李善,,為《文選》(梁蕭統(tǒng)編選)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海”,。 李邕《出師表》傳 六:顏真卿 (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jiān)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 顏真卿《祭侄稿》 七:柳公權 (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唐朝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幼年好學,,善于辭賦,懂韻律,。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后柳公權封河東郡公,,亦稱“柳河東”,。公權是顏真卿的后繼者,但惟懸瘦筆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顏柳”并稱,成為歷代書法楷模,。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 八:楊凝式 (公元873年-955年),字景度,,號虛白,、癸巳人等,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居洛陽,。楊凝式是我國五代時最杰出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對后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楊凝式《韭花帖》 九:李建中 (945~1013),,字得中,,自號巖夫民伯。漢族,,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北宋書法家。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員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臺等職,。被人稱“李西臺”,。 李建中《土母帖》 十: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季常帖》 十一:黃庭堅 (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知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 十二:米芾 (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米芾行書尺牘 十三:趙孟頫 (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別號鷗波、水精宮道人等,。中國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室后代。元代官僚,,書畫家,。其妻為元朝畫家、詩人管道昇,。元朝畫家王蒙之外祖父,。 趙孟頫行書 十四:文徵明 (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衡山,、停云,,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他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文師吳寬,,書法學李應禎,繪畫宗沈周,。少時即享才名,,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行書 十五: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qū)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 董其昌行書 十六:王鐸 明末清初、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1644年滿清入關后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于永歷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于河南鞏義洛河邊,,謚文安。 二,、祖籍山西忻州的名人,?班婕妤(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樓煩(今山西朔縣寧武附近)人,是漢成帝的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稘h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班婕妤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急歌行》,,亦稱《團扇歌》,。
匈奴漢國皇帝劉聰,字玄明,,一名劉載,,生年不詳,卒于東晉元帝太興元年( 318年),。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國君。
匈奴漢國皇帝劉淵,,字元海,,生年不詳,卒于西晉永嘉四年(310年),。南匈奴單于于扶羅之孫,,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十六國匈奴漢國的創(chuàng)立者,。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分匈奴為五部,以劉豹為左部師居于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北),,劉豹死后,,劉淵代為左部帥。西晉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劉淵為匈奴北部都尉,。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蟬作了生動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說人物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人宮中,,執(zhí)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云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huán)計”,,終于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后,,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huán)計”于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楊家將楊業(yè),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歷史中楊家將的主要人物。楊家將三代血戰(zhàn)報國的事跡,,為后人所傳揚,。尤其是楊業(yè)和楊延昭,在北宋時期,,已經天下聞名,。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志銘》中寫:“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兒野豎,,皆能道之”。這里的父子就是指楊業(yè)和楊延昭,,這位供備庫副使楊君,,叫楊琪,其祖父是楊崇勛,,楊業(yè)是其伯祖,。宋朝積弱,最后亡于外敵,,所以遺民們更加追思那些血戰(zhàn)保國的將領,。于是楊家將的故事得以廣泛流傳,在流傳過程中,,民間加入了許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
白樸漢族,山西河曲,。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1226--,?)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
元好問 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韓巖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國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便出自元好問的著名詩篇《摸魚兒.雁丘詞》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忻州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zhèn)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zhí)?,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傅山(1606--1684),,男,,西村人。初名鼎臣,,原字青竹,,后改名為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別字公之佗,,號朱衣道人。別名共44個,。明代萬歷35年6月19日生于陽曲縣西村,。傅山祖籍原為山西大同,六世祖遷居忻州頓村,,明正德15年(公元1520年),,遷居陽曲縣西村。其祖父傅霖,,出身進士,,官拜遼海兵備道。其父傅之謨,,號離垢先生,,精通中醫(yī)。傅山兄3人,,兄名庚,,弟名止,他為老二,,當地人稱"傅二爺",。傅山有一子名眉,文武雙全,,熟讀兵書,,能騎射,、善長槍,。
徐繼畬,字健男,,號松龕,,別號康田,書齋名退密齋,,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時(1795.12.4),,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臺縣(今屬忻州市)東冶鎮(zhèn)東街“司馬第”的清貧的士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時(1873.3.30)去世,。他是一位愛國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偉大先驅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在文學,、歷史學、書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三,、山水畫名家,?一、著名山水國畫大家,、指墨畫藝術大師崔如琢先生,。 崔如琢(1944年—),出生于北京,,著名鑒賞家,、收藏家。幼拜師習字,,長投門下學畫,。1981年定居美國,曾執(zhí)教于北京中央工藝,,始涉足書畫,、收藏、鑒賞等領域,。 二,、著名山水國畫大家樂震文先生。 樂震文,,1956年生,,浙江鎮(zhèn)海人,現任上海海事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兼職畫師。上海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上?,F代水墨書畫院藝術顧問。 三,、著名山水國畫大家,、指墨畫藝術大師朱祖國先生。 畫家朱祖國:字:墨客:號:樵耕山人,、溪江山人(1964年出生),、浙江永嘉楠溪江人.現居于上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研究員,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上海中西美術融合協會顧問,,詩人、書法家,,國畫家,、指墨畫藝術大家、收藏家,、古文物鑒賞家,。 四,、著名山水國畫大家賈又福先生。 賈又福,,1942年生于河北省肅寧縣,,196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1965年畢業(yè),,師承李可染先生,,以中國北方太行山為創(chuàng)作基地,從事山水畫創(chuàng)作以及美術理論研究?,F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五,、著名山水國畫大家候德昌先生,。 1934年生于河南輝縣市孟莊鎮(zhèn),他自幼酷愛書畫,。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攻陶瓷美術設計專業(yè),1961年畢業(yè)并留校任教陶瓷美術設計專業(yè),,上世紀70年代后期任教國畫山水課并潛心創(chuàng)作研究山水畫,。他現為中國美協會員。1998年9月8日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六,、著名山水國畫大家邱漢橋先生。 邱漢橋(1958.10.9-),,號抱撲子,,湖北孝感人,思想家,、是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大家,。是中國當代繪畫“北勢南氣”大格局理論思想的倡導者,。當代藝術美學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 四、大明成化年王元浩字景然有這人嗎,?有這個人,。因為大明成化年間王元浩字景然是明朝官員,出生于永嘉縣,,曾擔任過禮部侍郎,、吏部尚書等職位。歷經多次調動,,最終在官場出人頭地,,成為一代名臣,。據史書記載,他出生于明代官宦世家,,進入官場后一直勤奮履職,,職業(yè)生涯較為成功,留名于史冊,。王元浩作為明代著名官員,,不僅在官場上有所成就,而且他的著作也深受后人推崇,,被譽為明代經學泰斗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春秋故事考異》、《春秋答問》等多部書籍,,對后世史學,、經學的研究產生了一定影響。 |
集裝箱船員招聘 |
2023-06-25
|
查看詳情 >> |
海上平臺石油工人招聘 |
2023-06-24
|
查看詳情 >>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招聘 |
2023-06-24
|
查看詳情 >> |